市经信局——建机制优服务解难题 保障企业专注发展轻车前行
开栏语
1月28日,春节假后上班第一天,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曹立军,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云,进企业、看项目、问需求,实地调研我市部分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家在绵专心创业、安心发展,以及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定决心。今日起,本报开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栏,报道有关方面加快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举措,以及行业或领域代表性企业对营商环境的感受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
最近,市经信局正在组织开展工业经济“开门红”综合调研,局领导分别带队深入各县(市、区)、园区的企业生产一线,宣传惠企政策,了解企业目前生产经营和发展情况,收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将建立问题台账,加强分类指导,制定帮扶计划,及时协调解决。
围绕企业迫切希望解决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主动深入一线纾困解难,这是市经信局常态化开展“面对面听取意见、实打实解决问题”活动的一个缩影。坚持服务民营企业“有需必应、无事不扰”工作理念和原则,市经信局正在探索创新举措,保障广大企业在绵阳专注发展、轻车前行。
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围绕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发展环境三个重要领域发力,不断健全全市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完善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社会化公益服务相结合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引导服务机构提供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并做好税费、拖欠、融资成本“三道减法”,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为提升企业获得感,全市经信系统还将对惠企政策落实情况加强动态监测、跟踪督办,通过开设“政策直播间”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逐步推广“免申即享”,高效兑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优惠政策。
“培育壮大优质企业群体”也是今年市经信局的重点工作之一。“我们将推动京东方、惠科等百亿企业保持稳定增势,加快培育更多国家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省赛手型企业。”该负责人表示,将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做好服务、数字化、融资规模“三道加法”,支持优势中小微企业聚焦行业细分领域,拓展发展空间和塑造竞争新优势,力争培育更多优质工业企业,带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打造优质企业梯队。
(记者 黄小芹 唐显枚)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