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水清岸绿景美新画卷
——平武打好水环境综合治理“组合拳”
新春时节,平武县城涪江水碧波涟涟,蓝天白云与绿水青山相映成趣,一幅迷人的生态画卷跃然眼前……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本。近年来,平武紧扣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打好水环境综合治理“组合拳”,全县各级各部门聚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紧盯区域水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等开展专项监督,明确水质保护目标,严格抓好问题整改,创新执法检查模式,点面结合共同呵护一江清流,绘就水清岸绿景美生态新画卷。
强化专项监督护航绿色发展大局
涪江,作为绵阳的“母亲河”,从雪宝顶一路东去,流经平武、江油、绵阳主城区、三台、遂宁等区域,最终在重庆市合川区汇入嘉陵江,全长近700公里。
作为涪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保护涪江“母亲河”,平武重任在肩。为此,平武县纪委监委聚焦生态环保这一“国之大者”,以不断完善流域治理体系为目标,立足职能定位,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全县各职能部门、乡镇等履行河湖管理保护和治理责任情况,强化对水资源保护领域政治监督,促进完善全县生态文明建设。
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该县纪委监委历年来将生态环保领域监督纳入专项整治重点内容,统筹监督、一体推进。紧扣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明确监督方向,找准工作重点,以流域河长制责任落实、河道非法采砂石治理、水域生态补偿措施落实等作为监督内容,采取“一事项一负责”制定专项监督检查方案,因时因势、稳步有序开展专项监督,着力压紧压实相关部门生态保护责任。
作为涪江源头地区,平武境内涪江支流众多,如何保护涪江水质,关系到下游数百公里沿线地区水环境安全。平武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平武县水利系统以清廉水利建设为契机,紧盯水生态保护“红线”和水利工程建设“底线”,抓住“关键少数”,压实“一岗双责”,聚焦关键岗位、关键要害,织密筑牢制度“防火墙”,不断丰富廉洁教育方式和营造廉洁文化氛围,纵深推进水利部门党风廉政建设,有效构建水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行风正、作风实的良好政治生态。因此,平武各级治水主体以更严更实作风持续开展全县河湖保护突出问题大排查、河湖“清四乱”,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强化落实跨流域、跨区域河湖联防联控机制,推动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开展小水电清理,大力推进水土保持,加快水利惠民富民政策措施落地落实。
多部门联动 形成水环境保护合力
清澈的河流、迷人的水景和多彩的水岸线,赋予平武更多的灵动和活力,也为当地群众增添了几许水光潋滟的水乡神韵。
问河那得清如许?为有“河长”治水来。“现在,河长制实现了涪江流域平武境内干流、支流全覆盖,一把手亲自挂帅,避免了过去多头管理的弊端,责任更加明确,形成了河道治理合力。”该县总河长办公室负责人介绍。
充实队伍,压实责任。平武采取“纪检+河长制”双重模式,整合县纪委监委机关、派驻机构、乡镇纪委三级监督力量,采取“室组地”联动监督模式,将监督落实落细,对准全县河长制落实及禁捕退捕执纪执法开展情况,探索建立河长制工作责任链,鼓励235名各级河长定期巡查河道,持续开展清河保洁、违建清理、河岸绿化、污染整治等专项行动,切实将恢复和守护涪江清流永续的责任压实。
今年以来,依托“纪检+”,由县纪委监委机关、公安、水利等单位组建的联动工作组开展多次联合行动,县纪委监委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结合涪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常态化不定期对全县涪江、平通河、夺补河三大主要河流干流及支流进行执法巡查,以涪江、石坎河流域为重点,采取白天常规巡查与夜间定点巡查相结合的方式,严厉打击非法侵占水域岸线、擅自排污、非法采砂、倾倒废弃物等涉河湖违法行为,切实维护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在平通河裂腹鱼保护联合行动中,查获3起非法捕捞行为、涉案5人,行政处罚无渔获的垂钓案件2起,1起非法垂钓移送公安机关侦办,给予党纪处分2人。
自全面推行“纪检+河长制”以来,平武制定了河长常态化巡河制度,对各自责任河段,要求各级河长做到心中有数、行动有方、落实有力,河长与协助单位形成合力,上级河长与下级河长共同发力,河湖管护与社会参与有机结合,共同建设河畅、水清、岸绿的大美平武。
抓好问题整改流域生态持续向好
涪江在给平武百姓提供优美生活环境和休闲场所的同时,还为老百姓提供了亲近水、欣赏水的环境。
保护好水环境就是最大民生。平武纪委监委紧盯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跟进监督,坚持问题整改落实见效为导向,制定专项监督方案,梳理问题台账。同时,围绕督查反馈水环境保护责任压实不够、整改不到位等问题强化监督整改,加大对群众反映强烈、集中的难点问题督办力度,对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不作为、侵害群众利益等问题严肃追责问责,以“明责、定责、追责”全流程推动职能部门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倾斜,建立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及时解决好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切实提升生态环境保护质效。
近年来,平武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强化水资源“三条红线”管控,加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及监测预警;完善水功能区划,明确水质保护目标,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开展入河湖排污口普查及信息台账建设,建立入河湖排污口设置同意制度、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标准化建设等制度。
同时,进一步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平武县工作方案》,以国家优先控制单元为载体,加强流域综合整治。深化重点领域污染防治,强化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加大对江河源头区、水源涵养区、生态敏感脆弱区和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力度,加强水生态修复和执法监督,共同呵护良好的水生态环境。
通过多年努力,涪江流域平武段从反复治、集中治,到形成一河一策、每条河有人管有人治的河流管理机制,在河长制督促下平武正走上治水管水常态化道路。
如今,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画卷正在平武大地徐徐展开,“崎岖石磴云生屐,眼波不尽涪江碧”的壮阔景象在平武日渐清晰。
(谭茗月 记者 任露潇)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绘就水清岸绿景美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