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美丽绵阳 > 绵阳概况 > 绵阳年鉴 > 绵阳年鉴2014

        县市区简况

        发布日期:2014-12-02 14:09文章来源: 365bet投注盘口_365bet官网中国官网_bt365最新网址人民政府
        字体:【    】 打印


        概 述

        【概况】  2013年,全年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1017.64亿元,占全市的69.93%,同比增长6.7%, 其中涪城区、江油市、游仙区和安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县域地区实现地方公共财政收入48.06亿元,占全市的53.12%,同比增长14.89%。


        【县城农业产值394.97亿元】  201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394.97亿元、增长3.6%,增加值实现238.96亿元、增长3.5%。全市绿色低碳农业迅速发展,建成省级、市级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30个,总数达44个,365bet投注盘口_365bet官网中国官网_bt365最新网址被认定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市。新增市级龙头企业30户,总数达350户,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增长16%。新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470个,规范市级以上农民合作组织70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面达59%。扎实推进第二轮新农村示范县建设,建成聚居点181个、新农村综合体16个、“1+6”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110个、新民居6037户。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9257元,增长12.7%。


        【县城工业利税下降8个百分点】  2013年,全市县域工业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 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349.9亿元,占全市的58.93%,同比增长2.7%,涪城区、游仙区、安县、江油市增速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累计实现工业利税总额109.99亿元,占全市的68.38%,同比增长-8.06%。


        【县区固定资产投资791.77亿元】  2013年,全市各县市区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91.77亿元,占全市比重的79.10%,同比增长6.3%。


        【县城消费品零售增长12.99%】  2013年,涪城区、游仙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各县市区的增速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方面,涪城区、游仙区、三台县、盐亭、安县、梓潼县、江油市超全省水平,安县、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县、江油市的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在收入大幅增加及扩大内需政策的持续作用下,各县市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8.79亿元,占全市的92.12 %,同比增长12.99%。


        【县城非公有制经济增长10.29%】  2013年,各县市区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574.08亿元,占全市的69%,同比增长10.29%,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工业增加值252.49亿元,占全市的64%,同比增长6.35%。


        【水利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2013年,武都水库建成投入使用,武引二期灌区、凤凰水库、开茂水库、燕儿河水库灌区右干渠、莲花湖水库灌区和江油沉水水库加快建设,安县草溪河水库加快前期工作,除险加固病险水库99座。神华巴蜀江油应急储煤基地一期工程项目开工建设,长虹分布式能源、梓潼风电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城乡电网建设稳步推进,新增变电容量54万千伏安,建成1个新农村电气化县、13个新农村电气化(乡)镇。(罗 欢)

        涪城区

        【自然概况】  2013年,涪城区辖区面积597.7平方千米,辖2个乡、12个镇、9个街道办事处,142个村、104个居民委员会;1110个村民小组、860个居民小组。耕地面积11992公顷。有砂、卵石、石材、黏土等非金属矿藏5种。主要河流2条,涪江最大,流经涪城区境内39.25千米。主要旅游景点16个。全年造林330公顷,森林面积15833.2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8.34%。市区年降水量938.4毫米,年平均气温17.8℃,年日照时数1490小时。


        【人口】  2013年,辖区常住人口83.57万人,城镇化率74.3%。户籍总人口70.06万人,增加0.88万人,增长1.3%,其中农业人口19.79万人,非农业人口50.27万人。人口出生率9.34‰,人口死亡率3.46‰,人口自然增长5.89‰。总人口中,男性35.05万人,女性35.00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01∶1。年末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2.67万人,增加0.78万人,占全辖区总人口的18.08%。


        【辖区经济总量实现539.48亿元】  2013年,辖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539.48亿元,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36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35.98亿元,增长16.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4.14亿元,增长9.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3.6 ∶ 62.7 ∶ 33.7调整为3.5 ∶ 62.3 ∶ 34.1。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79%、76.75%和22.46%。

        年末全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1.72亿元,增长12.7%,其中税收收入36.12亿元,增长13.9%;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12.9亿元,增长23.8%。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06.98亿元,增长10.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492.69亿元,增长13.7%;各项贷款余额556.39亿元,增长6.1%。全年各类保险保费收入25.6亿元,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9.4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16.2亿元。

        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17.58亿元,增长15.9%,增速较地区生产总值高2.4个百分点,占辖区地区生产总值的58.87%,对GDP的贡献率达到72.83%。其中,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158.01亿元,增长18.8%。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上涨3.1个百分点。八大类消费品“七涨一跌”,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4.4%,居住类价格上涨3.3%,成为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衣着类价格上涨2.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3.5%,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9%,交通通信类价格上涨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3.7%,烟、酒及用品价格下降0.6%。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92.2%,下降7.8个百分点。


        【农业经济实现32亿元】  2013年,辖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亿元,增长3.4%;农业增加值实现19.4亿元,增长3.4%。其中:种植业增加值11.5亿元,增长3.5%;林业增加值0.6亿元,增长3.2%;畜牧业增加值6.2亿元,增长3.3%;渔业增加值0.8亿元,增长3.4%;农业服务业增加值0.36亿元,增长3.5%。全区年末实有耕地面积11992公顷。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3734公顷,减少1814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8180公顷,增加412公顷。其中蔬菜种植面积10814公顷,增加230公顷。全年粮食产量81736吨,减少14065吨,下降6.3%。油料总产量18242吨,下降1.8%。蔬菜产量33.36万吨,增长2.2%。出栏生猪27万头,增长3.1%;猪肉产量19439吨,增长3.2%。出栏小家禽712万羽,增长2.8%;禽蛋产量5238吨,增长2.3%。牛奶产量8154吨,增长2.1%。水果产量41732吨,增长4.2%。水产品产量12290吨,下降0.2%。全年造林330公顷,义务植树45万株;年末封山育林面积842公顷;育苗面积240公顷。全年有效灌溉面积8978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24527.8万千瓦,增长1.11%;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77万吨;农村用电量18073万千瓦小时。

        区属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创建为全省第二轮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示范县。杨家、关帝产业带集聚产业项目52个。产业化步伐加快,龙头企业46家,销售收入70亿元,增长20%。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104家,入社农户1.03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0.6%。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17个。“三品”标志农产品39个,农产品省级品牌2个、市级品牌5个。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69.9亿元】  2013年,全区规模企业210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69.9亿元,增长11.6%。工业对全区GDP的贡献率为70.6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6.5亿元,增长13.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64.7亿元,降低2.9%;产销率达98.2%。全年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4.93亿元,降低12.9%。

        区属工业经济转型提档,工业集中度69%,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97%。光通信、“三网融合”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实现产值20亿元。新培育规模企业7户、小微企业200户。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户,省级创新型企业6户,市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2户。认定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49户,与科研院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企业267户,各类人才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11户。光通信产业园等14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捷智光电等20个项目竣工投产,完成技改投资26.4亿元。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70.6%。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8.47亿元。建筑企业单位数196个,建筑业施工面积82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19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投资356.34亿元】  2013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56.34亿元,增长11.8%。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32.64亿元,增长9.3%;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04.43亿元,增长13.6%;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04.07亿元,增长11.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5.02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投资95.99亿元,增长25.2%;第三产业投资255.3亿元,增长7.6%。全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220亿元。商品房竣工面积148.64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203.96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08.17亿元。

        全年,施工项目351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89个;全年建成投产项目218个。


        【商品贸易两位数增长】  2013年,全区消费品市场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3.64亿元,增长13.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85.77亿元,增长20.6%;住宿、餐饮业零售额46.76亿元,增长16.9%。商品交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15户。对外贸易经济取得好成绩,全年出口总额8884万美元,增长25.2%。招商引资取得显着成效,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增强,全年引进内资项目79个,实际到位内资228.15亿元。

        区属服务业加速升级。打造核心商圈,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富临大都会城市综合体一期主体工程完工,凯德广场二期加快建设,崇尚国际购物中心、苏宁云商金柱园店开业运营。加快特色园区建设,金家林总部经济试验区成为市级金融聚集发展区,金融街99栋建筑全部封顶,科技城软件产业园(一期)建成投用。石塘商贸物流城建筑体量达到90万平方米,毅德商贸城、天泰剑南国际食品城首期顺利建成,拟入驻商户3600余家。龙门园区辐射西部地区冷链物流项目破土动工。农资批发市场开业,实现农产品年交易量500万吨、交易额突破50亿元。科技物流产业园拆迁安置稳步推进。


        【旅游业增长25.22%】  2013年,辖区内全年共接待游客288.14万人次,增长25.22%。旅游总收入实现46.88亿元,增长45.59%。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2.88亿元, 增长62.63%;旅游外汇收入315.9万美元,下降46.6%。年末拥有星级饭店9个,星级饭店客房总数1652间,A级景区4个。


        【交通邮电】  2013年,交通运输生产及建设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186千米,等级公路1009千米,其中:高速公路32千米;境内铁路通车里程8.43千米。公路货物周转量261959万吨千米;公路旅客周转量113748万人千米。绵阳机场累计保障起降8284架次;实现旅客吞吐量91.7万人次,增长34.7%;实现民用航空货邮运量9128.1吨,增长8.9%。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总量16.4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9亿元,电信业务总量15.5亿元。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39.6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6.65万户,互联网上网用户32.38万户。


        【教育体育】  2013年,全区拥有小学学校41所,在校学生5.65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普通中学40所,在校学生9.43万人,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中等职业学校14所,在校学生1.42万人;小学、普通中学、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分别为2950人、5695人、535人。普通高校10所(成人教育,下同),全年共招生29829人,在校学生98019人,毕业学生总数23392人,教师5206人。末全区拥有设施比较完备的大型体育场馆2个;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98.3%;《全民健身计划》继续推广实施。


        【文化】  2013年,全区内公共图书馆2所,藏书59.6万册;剧场、影剧院9个;文物保护单位36个。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广播、电视覆盖率均为100%,“村村通”工程建设继续巩固,有线电视入户工作积极推进,拥有数字电视用户4.9万户;通光纤有线电视信号村通率100%。


        【卫生】  2013年,有各类卫生机构(诊所等)23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67个,社区中心(站)26个,急救中心1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3个(血吸虫病防治站1个),妇幼保健机构2个;年末卫生机构人员10116人,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3012人,注册护士3669人;卫生防疫人员130人;各类卫生机构实有床位7064张;医院门诊人次(卫生院)473万人次;0~7岁儿童建卡率93.5%,计划免疫“四苗”全程接种率96.63%。婴儿死亡率5.8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7.35‰;产妇住院分娩比例100 %。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23.91万人。


        【劳动就业增长3.57%】  2013年,城乡从业人员20.2万人,增加6982人,增长3.57%。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93人,下降1%;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0.7万人,下降10.7%;第三产业从业人员9.6万人,增长26.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


        【城镇居民收入人均25244元】  2013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44元,增加2542元,增长11.2%。其中:工资性收入人均16764元,增加303元,增1.8长%;经营性纯收入2661元,增加563元,增长26.8%。城镇单位在岗职工16.89万人,在岗职工劳动报酬58.04亿元,增长11.4%;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30997元/人,增加893元,增长3.0%。


        【农民收入11812元】  2013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1812元,增加1284元,增长12.2%。从收入构成看,农民人均工资性(务工报酬等)收入5311元,增加756元,增长16.6%;家庭经营人均纯收入7878元,增加515元,增长7.0%;财产性纯收入(租金、利息、集体分配、土地转包等)人均862.5元,增加101元,增长13.26%;转移性纯收入人均1278元,增加109.5元,增长9.37%。


        【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平均40%】  2013年,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195元,增长6.9%,其中食品消费支出7165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增长0.85个百分点。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715元,增长8.37%,其中食品消费支出2788元,农村恩格尔系数为41.5%;农民人均住房面积52.1平方米,其中:楼房面积30平方米。


        【市场物价5涨3跌】  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上涨6.85%,呈现高位运行态势。八大类消费品5涨3跌,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0.28%,衣着类价格下降5.81%,居住类价格上涨20.25%,家庭设备及服务价格上涨32.94%,医疗保健价格上涨37.27%,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19.38%,教育文化娱乐类价格上涨7.76%,其他商品和服务下降12.37%。

        【社会保障】  2013年,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7.16万人,其中: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6.38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2.17万人,其中: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9.4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3.52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23.91万人;领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929人;领取农村低保人数7306人。年末有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7个,床位数1907张;社区公益性服务设施114处。


        【区属经济与金融业】  2013年,实现区属地区生产总值129.73亿元、增长11.3%,固定资产投资183.86亿元、增长5.6%,规模工业增加值63.2亿元、增长1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94亿元、增长14.6%,地方公共财政收入9.3亿元、增长16.8%。领先发展地位更加巩固,固定资产投资、社消零、农民人均纯收入绝对值全市第一,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市第二,服务业增加值、社消零增速全市第一,地区生产总值、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速全市第二。

        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区属企业累计投放贷款63亿元,增长35.86%,净增26.5亿元,增长113%,创历史最好。年末贷款余额94.71亿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争取上级资金8.87亿元,刷历史新高。争取建设用地报征指标141.67公顷。到位国内省外资金78.85亿元、直接利用外资2100万美元。(郑 刚)

        游仙区

        【自然概况】   游仙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位于北纬31°21′13″~31°33′40″,东经104°42′15″~105°8′58″。全区面积973平方千米,辖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游仙经济开发区、11个乡、11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255个行政村。

        2013年,游仙区农作物总播面积达56376公顷,比上年增长0.2%。实有森林管护面积达6231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5.45%;全年退耕造林面积173公顷;区内有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10.73平方千米;主要河流4条,主要旅游景点6个。全区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境内有储量较丰富的铁、锌、铝、磷等10多种矿藏和天然气资源。


        【人口】  2013年末,辖区总人口为55.38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8.24万人,女性人口27.14万人;农业人口34.75万人,非农业人口20.63万人。2013年,全区(区属)人口出生率为7.53‰,人口死亡率为6.2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1‰,政策生育率为91.5%。常住人口49.77万人,城镇化率达47%,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


        【地区生产总值160.12亿元】  201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12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位居全市第三。区属实现生产总值13.24亿元,增长11.2%。在辖区生产总值中: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44亿元,增长3.5%;二产业完成增加值9.15亿元,增长14.1%;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41亿元,增长9.3%。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为15.3 ∶ 57.2 ∶ 27.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5%、71.6%、23.9%,其中:工业的贡献率达到61.9%。一产业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5个百分点;二产业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个百分点;三产业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7个百分点,二产业对全区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最大。2013年全区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2465元。

        全年21个项目竣工投产,19个新项目开工建设。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首届科学技术大会成功召开,全年专利授权642件,新增专利转化项目31个,被科技部授予“国家科技进步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优势企业支撑有力,累计完成技改投资27亿元;新材料及电子信息、机械及汽车零部件、节能环保、食品医药四大支柱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7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12户达到90户,亿元企业新增9户达到60户,新培育四川名牌产品2个;铜鑫铜业等新型企业实现规模化、产值过亿。工业对经济贡献率达70%。


        【农业总产值实现40.31亿元】   2013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31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农业产值20.14亿元,增长3.4%;林业产值1.15亿元,增长3.2%;牧业产值16.48亿元,增长3.8%;渔业产值1.75亿元,增长3.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997万元,增长3.5%。全年农作物总播面达56376公顷,比上年增长0.2%,其中:粮食播面35800公顷,增速与上年持平。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1.72万吨,增长0.4%。其中:小春粮食产量4.63万吨,增长0.3%;大春粮食产量17.08万吨,增长0.4%。主要农产品中,小麦产量3.78万吨,下降4.5%;稻谷产量12.42万吨,增长0.8%;油料产量3.37万吨,增长1.1%;蔬菜产量19.05万吨,下降4.2%;水果产量1.59万吨,增长2.3%。全年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9%。全年出栏肉猪332650头,同比增长1.5%;出栏小家禽700万羽,增长1.4%。全年肉类总产量达3.78万吨,同比增长1.8%;牛奶产量6279吨,增长1.2%;禽蛋产量9926吨,增长0.3%;蚕茧产量6821吨,下降0.4%。年末生猪存栏233176头,牛存栏31392头。全区淡水养殖面积达4350公顷,全年水产品产量为12060吨,比上年增长4%。其中,淡水捕捞800吨,淡水养殖11260吨。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85875千瓦。全年完成机耕作业面积19988公顷,机播面积5843公顷,机收面积21657公顷,机电灌溉作业面积9938公顷,机械植保作业面积38651公顷。全区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个,全区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36户。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2亿元,增长20%。


        【工业增长17.3%】  2013年,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23.96亿元,增长17.3%。辖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5.8亿元,同比增长13.1%;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5.2亿元,增长13.2%。四大主要区属工业行业实现总产值101.16亿元,增长4%,占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比重达45.2%。区属工业全年实现销售产值210.86亿元,同比增长15.9%,产销率为94.2%。区属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5.13亿元,同比增长12.8%。在规模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6户,亏损面为6.7%。区属规模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4.18亿元,同比下降24%,实现利税总额22.19亿元,同比下降23.8%。全年丝产量1477吨,同比下降4.0%;饲料产量323331吨,增长5.3%;家具148168件,增长67.2%;大米46319吨,同比增长2.3%;面粉110783吨,增长1.7%;食用植物油27582吨,同比下降29.5%。全区用电量8495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6.5%。其中:工业用电量39219万千瓦时,同比增长9.1%;农林牧渔业用电量114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全区规模以上工业耗能103015吨标煤,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6.8%。全年全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3.05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建筑工程产值50.12亿元,安装工程产值2.79亿元,其他产值0.14亿元。2013年全区竣工产值达18.16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134.61亿元】  2013年,全年辖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4.61亿元,同比增长1.6%。区属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7.86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基本建设投资59.35亿元,增长1.5%;更新改造投资28.18亿元,增长27.6%;房地产开发投资4.22亿元,同比下降9.2%,农户投资6.1亿元,同比增长52.5%。全年,全区有房地产单位26户,全年房屋施工面积56.24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8.46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 l4.92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81亿元。


        【贸易与旅游】  2013年,辖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33亿元,同比增长14.4%。区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82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城镇实现零售额为42.27亿元,同比增长13.2%;乡村实现零售额为17.55亿元,同比增长14.3%。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0.11亿元,同比增长39.4%;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8.21亿元,同比增长8.6%;住宿业实现零售额3.71亿元,同比增长25%;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79亿元,同比增长6.6%。全年全区实现旅游收入21.43亿元,同比增长53.4%。旅游人次272.32万人,同比增长49%。


        【招商引资】  2013年,全区开展各类招商活动18次,达成12个重大项目投资合作意向,广州西奥电梯等17个重大优质项目签约落地。年末共引进项目36个,协议引资216.6亿元,到位资金78.6亿元。全区直接利用外资1343万美元。货物进出口10068万美元,同比增长21.3%,其中:出口7930万美元,同比增长25.1%。


        【交通运输】  2013年,区内公路总里程为1907.49千米,其中:一级公路59.7千米,三级公路87.60千米,四级公路1756.35千米,等外公路3.83千米。全年公路旅客周转量33427万人千米,公路货物周转量51094万吨千米。


        【非公有制经济】  2013年,辖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88.72亿元,同比增长13.7%,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工业增加值58.97亿元,增长16.8%。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5.4%。年末全区非公有制工商企业登记户数16874户,注册资金829502万元,从业人员70024人。


        【财税与金融】  2013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公共预算收入实现4.5亿元,同比增长19.2%。2013年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81.74亿元,同比增长26.4%,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24.93亿元,同比增长30.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58.63亿元,同比增长12.9%。


        【科学技术】  2013年,全区有农村专业技术科协35个,企业科协1个,乡镇科普协会22个。区级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421人,其中:高级职称372人,中级职称1562人,初级职称1487人。全年举办科普讲座12次,专题宣传19次,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员达4180人次。全年组织企业申报成功的省、市级科技项目41项,国家创新基金项目2项。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达到18户,新技术企业达16户。


        【义务教育入学率100%】  年末辖区内有普通高中2所,在校学生数4472人,专任教师数281人;职业高中8所,在校学生数14092人,专任教师数432人;初中16所,在校学生数19521人,专任教师数1368人;小学31所,在校学生数22853人,专任教师数1694人;幼儿园68所,在校学生数14262人,专任教师数483人。全区小学学龄人口净入学率为100%,小学五年巩固率为103.4%,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157.7%。普通初中学龄人口净入学率为100%,初中三年巩固率为106.3%,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79.8%。

        2013年,全区广播覆盖率达到100%,电视覆盖率达到100%。


        【卫生机构362个】  2013年,全区有卫生机构362个。其中:医院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个;卫生院22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17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其他卫生机构215个。共有床位数1476张,医疗机构专业人员数达1771人。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应参合率达到99.99%。


        【社会保障】  2013年,全区有敬老院23个,供养人数1681人,床位数1720张;全区有乡镇(街道、试验区)残联25个,区级残联专门残疾人协会5个,村、社残疾人协会277个,残疾人专职干事15名。全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年末参保人数达65603人,其中在职48844人,退休16759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7056人,其中职工23293人,退休3763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3160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6653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1484人。全年征收保费收入39193万元。城镇低保人数为12596人,农村低保人数为10820人。2013年末,全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727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11.3%】  2013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547元,比上年增加2796元,增长11.3%。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20111元,增长3.8%。2013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46元,比上年增加1115元,增长12.5%。农村居民增收部分中,有36.9%来自工资性收入,有58.3%来自家庭经营收入。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5852元,比上年增长10.1%。(张 浩)

        江油市

        【自然概况】  江油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涪江中上游地带。东与剑阁县、梓潼县接壤,南抵365bet投注盘口_365bet官网中国官网_bt365最新网址涪城区、游仙区和安县,西与北川羌族自治县毗邻,北与平武县、青川县连界。地理位置处于北纬31°32′26″~32°19′18″,东经104°31′35″~105°17′30″之间。市境轮廓呈东北至西南走向的条形状,东西宽约48.4千米,南北长约86.6千米,面积2719平方千米。按地貌主要类型分,平坝占22.2%,丘陵占26.5%,山地占51.2%,台地占0.1%。涪江在江油市境内全长62.3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63立方米/秒,是江油市境内最大的河流。有耕地3.88万公顷。矿藏20余种。旅游景区30多个,其中国家级AAAA景区2个。窦�山云岩寺、重华老君山古硝洞遗址、青林口古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市森林覆盖率为47.8%。2013年,全市辖40个镇乡(其中21个镇,19个乡),1个省级工业园区(四川江油工业园区),4个街道办事处(华坪办事处和长钢街道、长钢含增街道、长钢武都街道),365个村民委员会,8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人口】   2013年,江油市公安户籍人口为88.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0.69万人,非农业人口28.18万人;男性人口45.29万人,女性人口43.58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3.9�100。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9.36万人,城镇化率为51.01%,同比提高1.43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8.48‰,死亡率5.81‰,自然增长率2.67‰,符合政策生育率90.11%。


        【经济增长11.8%】  2013年,江油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8.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46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5.02亿元,增长14.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6.23亿元,增长9.5%。三次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4%、68.2%和27.8%,分别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4、8.1和3.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构成比为13.9�50.2�35.9。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46.56亿元,增长14.5%,占GDP的比重为54.5%,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为58.3%,拉动GDP增长6.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47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68.1亿元,增长18.8%;第三产业增加值66.99亿元,增长11.8%。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55.62亿元,增长18.9%。


        【农业总值实现62.35亿元】  2013年,江油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2.35亿元,增长4.1%。其中:农业产值32.44亿元,增长3.9%,占总产值的比重52%,比2012年提升4.2个百分点;牧业产值25.01亿元,增长4.4%,占总产值的比重40.1%。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37.46亿元,增长4.0%。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56万公顷,增长2.6%。粮食种植面积5.13万公顷,其中:小春粮食种植面积1.63万公顷,增长0.6%。油料种植面积1.7万公顷,增长2.7%,其中油菜籽种植面积1.57万公顷,增长3.2%。蔬菜面积(菜用瓜)1.42万公顷,下降0.6%。全市粮食总产量29.49万吨,增产1.7%。全市出栏生猪44.69万头,增长5.5%;年末生猪存栏33.91万头,下降1.7%,其中能繁母猪4.38万头。出售和自宰小家禽1012万羽,增长14%;禽蛋产量2.04万吨,增长14%。肉类总产量5.58万吨,增长3%。全年累计义务植树152.3万余标准株,建成绿色通道35千米,新铺草坪1.5万平方米。现有林业用地面积14.42万公顷,森林面积12.8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7.1%。全年水利建设完成投工投劳652万个,土石方1148万立方米,出动机械台班41.8万个,水毁工程修复435处,防渗渠道600千米,整治塘堰771口,新修整治蓄水池109口,整治堤防14.7千米,疏浚河道15千米,渠道清淤1068千米;硬化村道120千米,修建机耕便民道433千米,实施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整理3333.4公顷;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2442口。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7.16万千瓦,增长2.9%。规划建成九岭蔬菜产业园、西屏200万只獭兔产业园、新安果语花溪农业公园、白玉水果产业园、星火现代农业园等万亩以上集中连片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0个;培育清香园、五洲农业、皇嘉集团等省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47户(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户),实现销售收入26.5亿元,增长20%。新增365bet投注盘口_365bet官网中国官网_bt365最新网址级重点专合组织3个,总数达到45个。完成新安、双河、方水、九岭等乡镇46个新村聚居点新(改)建。


        【工业完成总产值383.72亿元】  2013年,江油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户,净增15户,达到190户。完成工业总产值383.72亿元,增长15.3%;实现工业增加值113.5亿元,增长13.8%。全部工业对GDP的贡献率为61.1%,拉动GDP增长7.2个百分点。工业化率为44.3%,比2012年回落0.2个百分点。整合财政和社会资金近6亿元加快“一园四带”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工业发展平台的产业承载能力,工业园区跻身全省“51025”重点产业园区,成功创建全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工业园区辖区规模企业达到113户,实现工业总产值298.18亿元,增长12.5%,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7.7%,同比提升9.3个百分点。全市工业总产值过亿元的企业91户,比2012年增加17户,完成产值329.59亿元,增长16.9%,快于总产值增速1.6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3.2%,同比提高5.3个百分点。“亿元”企业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率为95%,拉动工业产值增长14.5个百分点。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1户,完成总产值25.3亿元,对规模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为13.7%,拉动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2.1个百分点。全年“六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32.52亿元,增长16.5%,高于总产值增速1.2个百分点,比重达到86.7%;对规模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为89%,拉动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13.6个百分点。其中冶金业产值16.75亿元,增长13.1%;能源业25.88亿元,增长1.4%;建材业47.82亿元,增长13.1%;机械业38.98亿元,增长15.5%;食品业29亿元,增长13.2%;化工业23.28亿元,增长128.6%。重点监测的七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分别是:纱1.01万吨,增长64.1%;粗钢21.14万吨,增长25.9%;酱油4.91万吨,增长14.8%;水泥578.88万吨,增长7.9%;布3206万米,增长5.6%。钢材99.94万吨,下降2.6%;发电量59.57亿千瓦小时,下降1.7%。2013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0.48亿元,增长14.2%。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6.88亿元,增长12.1%;实现利税总额37.13亿元,增长9.7%。利润率4.7%,同比回落0.1个百分点;利税率10.3%,同比回落0.4个百分点。全年售电量20.42亿千瓦小时,增长5.8%;其中大工业售电量14.11亿元,增长4.9%,城乡居民生活售电量3.02亿千瓦小时,增长5.9%。


        【建筑业施工产值34.39亿元】  2013年,江油市有资质以上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48个,完成建筑业施工产值34.39亿元,增长7.2%,其中:建筑工程产值28.28亿元,安装工程产值5.19亿元。竣工产值22.42亿元。房屋施工建筑面积208.8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2.3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竣工面积43.51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  2013年,江油市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实施18个交通建设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1亿元,塔九路、二石路、武马路、青江大桥等道路桥梁建成通车;投入30余亿元实施40个重点城建项目,昌明河下游综合整治、江彰大道南段、体育主题公园、太白中路人行天桥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稳步推进太平场等七大片区旧城(棚户)区改造。全市投资规模继续扩大,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4.26亿元,增长7%。第一产业完成投资6.55亿元,增长11.5%;第二产业投资42.09亿元,下降23.5%;第三产业投资95.61亿元,增长29.4%,占投资总额的66.3%。全年完成民间投资75.8亿元,增长12.9%,增速比全社会投资快5.9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52.5%,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92%,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6.4个百分点。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2.57亿元,增长22.9%,增幅比全社会投资高15.9个百分点。商品房施工面积193.89万平方米,增长20.9%;商品房竣工面积38万平方米,下降4.2%;商品房销售面积48.29万平方米,增长7.3%。招商引资稳定增长,成功引进联想科技城等重大项目25个,省外项目到位内资60.04亿元,增长15.8%。


        【贸易旅游】  2013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58亿元,增长13.9%。全年111户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实现零售总额43.4亿元,增长3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36.9%,同比提高7.2个百分点。全年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62.12亿元,增长14.6%;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55.46亿元,增长13.1%,城镇市场增幅快于乡村1.5个百分点。青莲李白文化创意产业园全面启动,乾元山、养马峡等景区开发加快推进。以“李白故里乡村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为载体,举办了新安梨花节、青莲桃花节、大康辛夷花节、武都荷花节等乡村旅游活动,吸引游客近180万人次。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323.96万人次,增长20%;实现旅游总收入34.01亿元,增长58.9%,同比提高20.6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与通信】 2013年,江油市加快构建内通外畅大路网,大力支持西成客专、成绵乐城际铁路、绵九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推进窦�山旅游公路、绵广高速贯山匝道单改双等道路改造,持续巩固提升江油交通区位优势。全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2615.45千米,其中等级公路1834.96千米(其中高速公路77.6千米)。全年共完成客运量1456万人次,旅客周转量73624万人千米;完成货运量1465万吨,货物周转量138280万吨千米。完成客货运输车辆更新投资2200万元,新增出租汽车60辆投入运营。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总收入5.95亿元,增长15.7%。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13.28万户,增长1.5%。住宅电话中市话用户7.38万户,增长7.4%;农话用户4.39万户,增长0.1%。移动电话用户76.36万户,增长5.7%。国际互联网用户10.91万户,增长21%。


        【财政与金融】  2013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38亿元,增长16.9%,较2012年同期回落11.6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5亿元,增长15.3%,较2012年同期回落13.7个百分点。财政总支出48.85亿元,增长14.3%。地方公共财政支出31.53亿元,增长9.2%。其中一般公共管理和服务支出增长8.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3.8%,教育支出增长5.2%。截至2013年1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12.04亿元,比2012年末增加28.88亿元,增长10.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7.48亿元,比2012年末增加31.66亿元,增长17%。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41.34亿元,比2012年末增加21.73亿元,增长18.2%。存贷比45.3�1。全年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保费收入4.69亿元,增长42.6%。其中,人身险3.71亿元,增长55.3%;财产险0.98亿元,增长8.9%。两类保险赔款及给付支出2.59亿元,增长17.6%。


        【科学技术】  2013年,全市组织申报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41项,获得立项24项,争取项目资金1200万元。全年申请专利398项,其中发明专利109项,实用新型207项,取得授权196项,其中实用新型14项,发明117项,外观设计65项。


        【教育】  2013年,全市有各类学校188所,在校学生96073人,教职工7424人,专任教师5395人。其中幼儿园80所,在园(班)幼儿18792人;小学76所,在校学生3.22万人,专任教师2695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小学毕业升学率达到93.7%。初中25所,在校学生1.92万人,专任教师1588人。普通高中3所,在校学生1.56万人,专任教师815人。中等职业学校3所,职教招生4362人,在校学生1.03万人,专任教师284人。高等专科学校1所,在校学生8676人,专任教师374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55人。全市中考700分以上154人,高分人数和比率居365bet投注盘口_365bet官网中国官网_bt365最新网址各县市区第一。高考5499人参考,本科上线3783人,上线率65.84%,万人上线比达43.1,1人考入香港中文大学,10人升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2人被录取为空军飞行员。本科上线人数和比率、重本上线人数和比率、本科增幅和重本增幅均居绵阳各县市区第一。


        【文化】 2013年,全市有剧场1个,公园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4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22万余册,博物馆3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2个,文物藏品及资料7942件。全市有电影院2个,乡镇广播电视站14个,广播覆盖率97%,电视覆盖率98.36%。


        【卫生】  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22个,其中医院19个,乡镇卫生院4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9个,诊所159个,村卫生站381个,其他医疗卫生机构4个,共有床位6083张是。卫生机构从业人员6722人,其中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442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125人,注册护师、护士1954人)。2013年,全市共有61.88万人(失地农民)自愿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89%。全市为136.89万人次的参合农民补偿医药费1.93亿元,受益率224.4%。实际报销比60.3%,政策报销比75.4%,较2012年分别提高0.78和0.31个百分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0%落实一般诊疗费支付政策,为125.88万人次报销一般诊疗费1215万元。


        【体育】  全市先后组织13次全市中小学生篮球、乒乓球、棋类等大型体育赛事和10次篮球、网球、门球、棋类比赛等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广泛开展“阳光大课间、幸福体育梦”大课间展示评比活动,举行了艺体教师技能大赛;体育竞赛屡创佳绩;努力培养和输送体育运动人才,全市共有16名运动员入选国家、省、市级优秀运动队;大力推进全民健身工作,体育场馆免费开放健身人数达17.5万人次。


        【城乡居民生活】  2013年,江油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18元,增加2302元,增长11.5%,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5612元,增长1.1%。人均消费支出16189元,增长9.2%,其中食品支出6268元,增长0.4%。农民人均纯收入9533元,增加1141元,增长13.6%,其中工资性收入4346元,增长16.3%。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814元,增长7.6%。其中食品支出2247元,增长2.1%。年底,全社会单位从业人员(含城镇国有、集体单位、私营抽样和“四上”企业)17.52万人,年平均工资32744元,其中:159家城镇国有、集体和股份制单位从业人员2.41万人,年平均工资41736元;私营抽样调查173家企业推算全市总体,从业人员人数5.04万人,从业人员平均工资26757元;全国联网直报“四上”单位442家,从业人员人数10.07万人,年平均工资33595元。


        【劳动和社会保障】  2013年,江油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9.24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2.36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1.95万人,工伤保险覆盖6.5万人,生育保险覆盖3.68万人,城乡居保覆盖38.2万人。发放社会保障卡31.5万张。企业离退休人员领取基本养老金资格认证率达99.6%。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50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5%,失业保险覆盖3.91万人,就业失业登记13.26万人。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580人,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服务2127人。农村劳动力输出转移23.03万人。2013年末,全市拥有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机构26家,床位3361张。其中社会福利院1个,床位550张。社区服务设施138个。城乡低保补助标准稳步提高,城镇有4082户、6518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有14333户、24616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5159万元,城乡低保人均月补差分别为217元和106.75元。发放城乡困难群众一次性生活补贴792万元,惠及3.49万人;发放临时生活困难救助资金110.79万元,惠及1760户群众。资助城乡低保对象参保参合率达100%,城乡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覆盖率达到100%。五保户集中供养标准每人每月已达360元,分散供养标准每人每月达到250元。全市共有五保供养对象2134人,在敬老院集中供养的1601人,集中供养率为75%。

        (谢小东)


        三台县

        【概况】  2013年,全县辖区总面积2661平方千米,辖63个镇乡(镇41个、乡22个)、932个行政村、109个社区。截至年底,全县总人口1474950人,增长1.5%,其中农业人口1248794人,非农业人口226156人。2013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8亿元,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9.1亿元,增长3.1%;地方公共财政收入6.35亿元,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2亿元,增长1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74元,增长11.3%;农民人均纯收入9196元,增长12.3%;三次产业结构为36 ∶ 27.9 ∶ 36.1。


        【工业经济】  2013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54户,实现总产值55.5亿元,增加值19亿元;工业企业入库税金2.5亿元,增长10.7%;四大优势产业产值46.8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2%。太极天诚、台沃科技等骨干企业完成技改投资12.6亿元。卓越纺织、和首纺织等项目竣工投产。两江工业集中区南区,完成基础建设投资3亿元,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基本完工,新入驻企业4个。全县非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增加值98.64亿元,增长3.9%。


        【农业总产值105亿元】  2013年,全县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3.6%;粮食总产72.3万吨,三台县获农业部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比上年减产2%;油料总产11.61万吨,增长0.1%;林业总产值7.72万元,增长2.8%;全年生猪出栏130万头,比上年增长1.1%;省级现代农林畜重点县建设加快推进,建成5个现代农业产业万亩示范区,塔山―石安6666公顷优质粮油产业基地初具规模;新增核桃2133公顷、藤椒种植面积466公顷。新发展市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0个、家庭农场30个。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0%。


        【贸易和旅游】  2013年,全县消费品市场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实现社会消费品总额118.2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批发零售额101.3亿元,比上年增长13.1%,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6.92亿元,增长8.7%。旅游业日益兴旺,全县有星级饭店4个,国家A级景区1个。全年接待旅游人数达344.11万人次,增长9%,实现旅游总收入22.78亿元,增长45.5%。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2013年,县内公路总里程3225.6千米,其中等级公路1226.9千米;全年公路旅客周转量74233万人千米,比上年下降10.5%;公路货物周转量83819万吨千米,比上年增长12.8%。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收入0.71亿元,增长12.7%;电讯业务收入4.29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8.66万户,比上年减少5.4%;年末移动电话用户71.3万户,比上年增长7.9%;国际互联网上网用户5.15万户,比上年增长29.1%。


        【财政金融】  2013年,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14.1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税收收入3.87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35亿元,增长15.1%。全县财政总支出43.9亿元,增长10.1%。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8.63亿元,增长11.3%。银行存贷保持双增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45.9亿元,增长15.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1.43亿元,增长18.8%;贷款余额97.4亿元,增长14.4%,实现金融服务村级全覆盖。


        【城镇化建设】  2013年,县城建成区面积19.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4万人,城镇化率33%。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北新区控制性详规修编,完成16个县级重点镇规划编制。集镇建成区面积30.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4.5万人。设立5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县级重点镇建设,芦溪、西平列入全省百镇建设试点和全市小城镇建设试点示范镇。涪江新农村示范片完成投资5.2亿元,“一体六园”加快建设,永新省级示范片成果进一步巩固。


        【项目投资】  2013年,全县50个市县重点项目开工38个,完成投资29.5亿元。城北新区4条骨架道路基本贯通,凤凰山城市森林公园避难场所、景观大道等项目有序推进,完成7千米污水管网改造和老南桥维修。成德南高速三台出口快速通道建成通车,冬瓜山电航工程、祠堂湾水库前期工作顺利推进。壳牌与中石油合作“金秋项目”完成投资10.4亿元。


        【生态环境建设】  2013年,三台县顺利通过第三届四川省文明城市考核测评,省级生态县和节水型社会重点县建设扎实开展。“两镇八村”进入省五十百千示范乡镇争创范围。节能减排目标全面落实,秸秆禁烧成效明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提前完成“十二五”减排目标,完成国家环境监察监测标准化建设。完善防治和查处违法建设长效机制,拆除违法建设138处、8190平方米,违建势头得到遏制。大力开展水环境整治,全面取缔鲁班水库等网箱养殖3583口,鲁班、团结、红旗堰库区水质明显改善。土地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整理土地1666公顷,新增耕地156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26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37.3%。


        【民生工程】  2013年,全县9大类149个民生项目全面完成,累计投入21.4亿元。新增城镇就业5293人,农村转移劳动力50万人。开工保障性住房和改造棚户区3643套,竣工1872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235户131万元。建成工业园区、城北新区安置房2871套24.8万平方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周边群众搬迁安置全面完成。城区36座自管公厕免费开放,投资2118万元整治危桥11座,77.3千米农村公路波形护栏全面实施。完成花园、景福等30个镇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25.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及时开展暴雨洪涝灾害群众救助和灾后恢复工作。扎实推进粮食直补改革试点,兑付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涉农财政资金2.27亿元。农民增收行政首长负责制全面落实,3.3万人脱贫解困,12个村整村连片扶贫开发项目圆满完成。


        【科学技术和教育】  2013年,全县科学技术成果明显,获国家科技部全国科技进步县。全县有农业科技与服务单位178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195人,其中农业技术人员704人。全年受理专利申请84件,授权专利申请238件,其中申请发明12件。全县有高新技术产业8个,实现总产值9.7亿元。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县有中小学校105所,在校学生10.87万人,专任教师8107人;初中升学率为60.1%,高中升学率为56.6%,本科硬上线4624人。全县有体育场馆3个,举办各类体育赛事27次,荣获各类体育项目奖项14个。


        【文化、卫生】  2013年,全县有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20.5万册。广播电视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全县有线电视用户达31.55万户,其中城区7.42万户;农村24.13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3.2%、1.5%。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6家医疗机构通过国家、省、市等级验收和复评,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新农合参合率99.97%,报销医药费用3.9亿元,城乡医疗救助2.6万人次。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3年,全县城镇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34328元,比上年增长15.5%,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74元,增长11.3%;农民人均纯收入9196元,比上年增长12.3%。社会保障能力增强,全县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319人,失业率为4%。失业参保人员18581人,发放失业保险金171万元。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18294人,其中退休40340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52538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26447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51407人。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119.2万人,参合率达99.97%。(习光辉 梁 胜)

        安 县

        【自然条件】  安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365bet投注盘口_365bet官网中国官网_bt365最新网址西南,龙门山脉中段。地理位置为北纬31°32′~31°47′、东经104°05′~104°38′,东西长54.9千米,南北宽43千米,方圆长217.9千米。东与江油市、涪城区接壤,北邻北川羌族自治县,西北与茂汶县毗邻,西北与绵竹市接界,南界罗江县。县政府所在地花�镇。全县总面积1189平方千米,辖15镇3乡、234个行政村、25个社区。全县地形呈不规则长方形,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坝占18.82%,丘陵占41.16%,山地占40.02%,最高峰为大光包,海拔3047米。县境内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明显,降雨充沛,年平均气温16.3℃,年平均降雨量1261毫米。全县耕地面积6.58万公顷,矿藏29种。主要河流4条,旅游景区20个。


        【人口】  2013年,全县共有186932户,总人口445793人,其中农业人口373641人,非农业人口72152人。总人口数比上年增加2865人,年增长率为6.47‰。在总人口中,男性226822人,女性218971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0.88%和49.12%,男女性别比为104∶100。18岁以下69173人,占总人口的15.52%;18~35岁93310人,占总人口的20.93%;35~60岁197857人,占总人口的44.38%;60岁以上85453人,占总人口的19.17%。全县总出生人口为4192人,其中男性2203人,女性1989人,男女性别比为110.8 ∶ 100,计划生育率为89.17%。全年人口出生率为9.46‰,人口死亡率为6.8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65‰。全县常住人口达到38.6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1.46%。


        【经济概况】 201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93.92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35亿元,同比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48.49亿元,增长13.9%;第三产业增加值21.08亿元,增长9.1%。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25.9 ∶ 51.6 ∶ 22.5。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4339元,比上年增长9.5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7.72亿元,增长7.3%。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43.23亿元,同比增长5.8%;更新改造投资完成29.97亿元,同比增长24.2%;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8.02亿元,同比下降3.3%。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16亿元,增长12.9%。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20.23亿元,同比增长17.0%;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21.93亿元,同比增长9.3%。全县在岗职工人均月工资达4062元,同比增长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07元,同比增长11.5%;农村人均纯收入9625元,同比增长13.6%。


        【农业】  2013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40.09亿元,同比增长3.6%。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6.43万公顷,同比增长0.31%。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04万公顷,同比增长-0.29%;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39万公顷,增长1.36%。粮食总产量24.45万吨,增长-0.77%。肉类总产量3.78万吨,同比增长10.08%。生猪出栏40.02万头,生猪存栏28.35万头;家禽出栏858.82万羽,同比增长3.39%;水产品产量21000吨,增长1.45%。建成中药材基地12.48266.7公顷、蔬菜基地7733公顷、魔芋基地2800公顷、水稻制种基地2600公顷。新发展专合组织20个,创建首批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社2个,建成永河镇金花村等“一村一品产业村”8个。获得省以上名牌产品或着名(驰名)商标6个,获得“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认证36个,通过ISO 9000、GMP、HACCP等认证的企业11个。“安县魔芋”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工业】  2013年,全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户,有规模企业7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1.95亿元,同比增长14.28%;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134.36亿元,同比增长13.01%,产销率达到94.65%;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8亿元,同比增长12.7%。工业园区进入全省“51025”特色产业园区培育计划,入驻企业152户。五大主导产业呈现集聚集约集群发展良好态势,汽车及零部件、医药食品、精细化工3大百亿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三大产业实现产值107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75%。全部建筑业增加值达到7.15亿元,同比增长13.2%。


        【第三产业】  2013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16亿元,增长12.9%。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20.23亿元,同比增长17.0%;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21.93亿元,同比增长9.3%。实现外贸自营出口4577万美元,同比增长21.5%。全县共有星级饭店3个,农家乐、乡村酒店59家。“罗浮山温泉度假区”通过首批省级旅游度假区公示,“花城果乡”被命名为全国美丽乡村。安县荣膺网民票选“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称号,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通过验收。全年共有旅游者301.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67%,实现旅游总收入22亿元,增长49.56%。


        【财政金融】  2013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13.06亿元,同比下降2.38%。其中,公共财政收入4.45亿元,同比增长11.14%,公共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3.58亿元,同比增长13.95%。全年财政总支出24.83亿元,同比增长16.9%。其中公共财政支出18.74亿元,同比增长21.64%。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4.04亿元,同比增长8.21%;各项贷款余额72.07亿元,同比增长11.56%。具有支公司资格的4家保险公司共计收入各种保费2182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48%;各种理赔9201件,理赔金额4431万元。


        【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  2013年,重点联系推进的92个项目完成投资35.16亿元,其中省市重点项目12个,亿元以上项目26个。长虹电子产品年产400万台智能电视配套部件、朗迪塑胶1000万件高能效风叶及1万吨工程塑料等38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安县纸业完成重组,科创医药、新一美等28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全年共到位国内省外资金31亿元,同比增长12.9%;到位外资1243万美元,同比增长3.5%。成功引进科创医药、正恒动力等一批大项目,引进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个。


        【基础设施建设】  2013年,新建成都至兰州铁路安县段33千米, 总投资44.62亿元,界牌物流通道下穿隧道及接线工程全面完工。茶(坪)北(川)路进展顺利,迎新大桥、方碑大桥等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新改建道路100千米,打造标美示范路110千米。新建村道71.6千米、机耕道312千米。修复水毁工程175处,新修加固堤防4.2千米,疏浚河道42.7千米,清淤沟渠380千米。晓坝供水工程主体完工。整治违法建设49宗,实现9 个乡镇生活垃圾集中转运。秀水、桑枣、塔水等重点小城镇加快建设,秀水镇被确定为全省首批“百镇建设试点”镇,桑枣镇被列为全省“十二五”旅游发展重点镇。报批回6个批次151.07公顷国有建设用地,新增储备土地40公顷,依法供地53.07公顷。改建电网157千米,秀水、黄土、千佛变电站投入运行,塔水、宝林输变电和界牌变电站扩容工程完工。草溪河水库取得省政府“封库令”,完成库区实物调查,专题报告获得审查批复12个。


        【县城城市发展】  2013年,《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进展顺利,河东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通过专家评审,淘金大道东外线完成方案设计及可研编制。先龙路、白茅寺东段道路竣工通车,县城第二条污水管网、文星小区人行道改造有序推进。白鹤林安置小区二期全面完工。大南街、大北街占地22.67公顷涉及1500多户的旧城改造加快推进,水韵风情街(洋马路)进展顺利,汇星商业广场、花城酒店开工建设。安装城市窨井防坠网1000个。开展城区新建街道命名工作。推行“门前五包”责任制度,实行“定人、定岗、定位”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城市四级管理和监督机制。


        【交通邮电】  2013年,境内公路里程达2125.89千米,同比增长1.38%。其中省道1条25.39千米,县道10条266.87千米,乡道23条215.31千米,专用公路11条62.71千米,村道695条1555.61千米。全县拥有客运企业5家,维修企业267家,客运车辆300余辆,城乡客车26辆,城市公交车20辆,开行客运班线85条、城乡公交10条、城市公交3条,乡镇通班车率达100%,行政村通班车率达83.8%。全年公路货物运输量495.87万吨,同比增长0.4%;公路货物周转量46366万吨千米,同比增长10%;公路客运量489.29万人,同比增长0.75%;公路客运周转量20252万人千米,下降16%。全县邮电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33亿元,其中邮政业务0.27亿元。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43911户,移动电话用户315790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37935户。


        【教育体育】  2013年,全县拥有各类学校49所。其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普通中学1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小学30 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共有39601人,其中小学19938人,初中10491人,普通高中6630人,职业学校2518人,特殊教育学校24人。全县共有教职工2874人。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辍学率为0.1%。安县中学被重新认定为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七一实验小学通过365bet投注盘口_365bet官网中国官网_bt365最新网址德育特色学校验收,永盛学校和桑枣一小完成市级特色学校少年宫创建任务,界牌小学创建365bet投注盘口_365bet官网中国官网_bt365最新网址示范学校少年宫,民兴初中和桑枣一小通过365bet投注盘口_365bet官网中国官网_bt365最新网址校风示范学校创建验收,3所幼儿园创市二三级幼儿园。全年共计发放教育惠民资金4177万元。全面推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12月开展全县大课间录像大赛活动。各项目学校和业余体校积极向上输送体育储备人才达21人。举行“全民健身日”启动仪式,组织各类群众体育活动30余项次,发放各类宣传册(单)2000余册(份)。做好品牌体育建设,3月17日,成功举办安县首届“好医生杯”环山环湖自行车公开赛,来自18个省38个市的410名运动员参赛。9月12日,在绵州温泉酒店承办2013年“银河杯”四川省全民健身第六届象棋棋王赛暨排位赛,168名来自全省18个地(市、州)的专业和业余棋手参赛。加强群众健身阵地建设,向省上争取农民健身工程18个、折合资金54万元,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条。免费开放县体育馆,全年共接待健身人员4.6万人次。


        【文化卫生】  2013年,全县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各1个,县文化馆和县图书馆为国家一级馆。图书馆有藏书16万册,电子图书15万种,县图书馆被省政府授予“四川省重点古籍保护单位”。话剧小品《两个人的车站》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开禧寺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县档案馆晋升为国家二级馆。全县有线电视实现全覆盖,村通率达96.2%,组通率达78.9%;农村广播实现县、乡、村三级联控联播,有效覆盖全县99%以上的地区和人群。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24个,其中等级医院3个、乡镇卫生院18个、公共卫生机构3个。有床位1695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205人,其中执业(执业助理)医师508人,注册护士386人。全年规范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点对老年人、慢性病人、孕产妇、0~6岁儿童、残疾人等实施健康管理。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乙”医院,县中医院通过“二甲中医院”评审,千佛镇创建为省级卫生城镇,花�镇18个村创建为省级卫生村。完成卫生改厕3000座。


        【民生保障】  2013年,就业创业培训4317人,培训农村劳动力14.5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398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7%,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2万人。企业养老保险参保44544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54735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21938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31054人;全县新农合参保农民达380293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月300元和150元,发放低保金3421万元。惠民帮扶力度不断加大,救助城乡困难群众510人,发放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金647万元。建设保障性住房793套,发放廉租房补贴506户,公开配租185套公租房,56户困难群众住上经济适用房。发放各项惠农补贴1.03亿元,投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534万元。推进连片扶贫开发,9000人顺利实现脱贫,移民安居乐业。


        【生态环境】  改造县城LED 节能路灯3931 盏,开展凯江流域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专项整治,万元GDP能耗下降3.8%。全面开展秸秆禁烧,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动植物疫情防控。实施重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13个,整理土地6866.7公顷,新增耕地598公顷。新建高标准农田1800公顷、农村沼气2650口。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8平方千米,改善5.1万农村人口饮水条件。加强饮用水源地和小(二)型以上水库水质监测,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千佛山通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林业“三大”生态工程及森林资源管护有效开展。建成城市绿地65万平方米,新增森林面积546.67公顷,森林覆盖率38.88%。县城空气质量全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抗洪救灾】  2013年,安县遭遇“7・9”特大暴雨山洪袭击,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全县投入抢险人员14000余人次、机械设备8500余台次,转移安置受灾群众20720人,补种增播农作物4000公顷,最大限度抢救群众生命,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打赢了抗洪救灾攻坚战。坚持科学评估、科学规划、科学重建,截至年底,基本完成重建安置572户,全县无一户受灾农户无房居住过冬。


        【社会管理】  2013年,完成第九届村(居)委会换届。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理政高效推进,大接访、大下访长效机制不断完善,解决一批影响稳定的信访问题。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扎实开展公路治超和矿产资源综合整治,持续深化道路交通、非煤矿山等重点领域和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关闭非煤矿山15家,完成煤矿关闭退出工作。创建2个省级、7个市级安全社区,全县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和法治县创建。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群体事件,依法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县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张 琴)

        盐亭县

        【自然概况】  盐亭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北,地处嘉陵江、涪江分水岭,北纬30°58′~31°39′,东经105°12′~105°43′,区域面积1645.45平方千米。2013年,全县辖1个工业园区、14个镇、22个乡,457个行政村、56个社区居委会。境内石油、天然气、膨润土、盐卤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鳜鱼、大鲵等特色养殖发展迅速。主要河流有梓江、弥江、湍江、榉溪、雍江、渭河等6条,梓江流经县境107千米。有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63万公顷,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有嫘祖陵、高山国家森林公园、董叔亭、文同墓、凤灵寺等名胜景点。成德南、绵南高速穿境而过,是成南巴出川大动脉和绵遂南巴的重要交通节点。


        【人口】 2013年,全县总户数24.8万户,户籍人口60.04万人,常住人口43.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43‰。


        【经济概况】  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13亿元,下降0.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0.34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1.67亿元,下降9.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3.12亿元,增长8.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 40.4�28.8�30.8。

        非公有制经济。全年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0.04亿元,增长2.6%,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3%,增速比上年回落11.9个百分点。

        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2013年末,全县工业化率13.8%,比上年下降10.4个百分点;城镇化率32.5%,比上年增加1.3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 2013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95亿元,增长2.7%。从投资类型看,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8.62亿元,增长3.2%;更新技术改造完成投资12.67亿元,增长14.6%;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6.76亿元,下降3.2%。从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15亿元,增长12.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1.87亿元,增长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8.93亿元,增长1%。


        【统计专项工作】 2013年,清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户、限额以上商贸企业7户、建筑企业6户。核减工业总产值23亿元。核减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2个、投资计划11亿元。核减粮食总产量3.8万吨、生猪出栏头数36.2万头。全县一、二、三产业统计数据全面回归真实。


        【农业概况】  2013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0.3亿元,增长2.3%。其中:农业增加值17.48亿元,增长2.2%;林业增加值0.97亿元,增长2.7%;牧业增加值10.08亿元,增长2.2%;渔业增加值1.26亿元,增长3.4%。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梓江现代农业产业带连片推进,“西部花都”提质扩面,“西部水产”初具雏形。建成核桃、果蔬、中药材、水产等特色产业基地5066.7公顷。新增省级专合组织 2个、市级专合组织4个、龙头企业3家。新注册农产品商标8件。玉龙核桃基地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富驿葡萄、猕猴桃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嫘祖豆瓣评为四川省名牌产品。成功争取省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县、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重点县、肉羊产业基地县。实现劳务收入17.5亿元。发放各项惠农补贴资金8260万元。8个整村扶贫项目基本完成,1.4万人脱贫。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4万公顷,增长1.2%。其中:粮食播种面积5.8万公顷,增长1.9%;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5万公顷,增长3.6%。全年粮食总产量29.5万吨,增长3.2%。其中:大春粮食产量21.6万吨,增长4.8%;小春粮食产量8万吨,下降1%。主要农产品中:稻谷产量10.2万吨,增长4.5%;小麦产量7.4万吨,下降2.4%;油料作物产量3.2万吨,增长0.9%;蔬菜产量17.3万吨,下降3.7%。

        全年生猪出栏45.1万头,下降5.6%。出栏小家禽740万羽。肉类总产量5.4万吨,下降8.4%。

        年末全县森林覆盖率56.4%。完成造林面积1198公顷。全县有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63万公顷。

        改造通乡通村道路110千米,36个乡镇全面贯通水泥路。安装道路波形护栏70千米。改造危桥6座。完成小微水利工程174处,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1932万立方米,年末实有水利工程6564处,水利工程蓄引能力12900万立方米,实际供水能力8750万立方米,年末耕地有效灌溉面积2.348公顷。建成污水处理站2个,新建改建垃圾填埋池17个、垃圾中转站83个,全面实现城镇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完成土地整理1.2万公顷。流转土地1400公顷。建成高标准农田1666.7公顷。争取建设用地指标46.7公顷。协同做好绵西高速盐亭段、金峰水库征地拆迁等工作。完成小城镇开发3.5万平方米。玉龙镇列入首批省级百强试点镇。


        【工业概况】  2013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户,完成工业总产值11.46亿元,下降73.3%;工业增加值6.1亿元,增长0.6%。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1.32亿元,下降73.3%;工业产销率98.8%,下降0.2个百分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成天路科技、晋深科技、美迪康等一批科技环保型企业,全县工业经济质量大幅提升。

        全年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企业9户,完成建筑业产值12.7亿元,下降53.1%。全年全县资质以上房地产企业15户,全县商品房施工面积116.9万平方米,增长30.1%;竣工面积6.9万平方米,与上年持平,其中住宅竣工面积5.5万平方米,下降8.5%;销售面积14.5万平方米,下降17.2%。

        工业园区入驻企业31户,投产19户。兴隆科技、京基建材等项目建成投产。新华康、奇昌制衣等项目加快推进。耀达锻造、美迪康二期、天路科技二期等项目开工建设。西陵大道、临江大道、麻秧大桥建成通车。35千伏变电站投入使用、110千伏变电站加快推进。石龙、石岭片区电力线迁改全面完成。二期居民安置房投入使用、三期居民安置房基本建成。工业园区核心区拓展到10平方千米。省级经济开发区创建基本完成。“机电制造、医药、建材”三大主导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第三产业】 2013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3.12亿元。嫘祖陵景区建设实现有效投入1亿元以上。嫘祖农耕文化艺术博览园建设实现有效投入3800万元。大力发展梓江生态观光农业走廊项目,乡村旅游成为休闲旅游新热点。建成盐亭外滩特色商业街、海门天虹购物广场。成功举办首届“盐亭造”名优特新产品展示会。大力扶持乡村农家乐建设,建成星级农家乐4家。新建规范化农贸市场3个,提升改造农资农家店30个。培育限额以上商贸企业5户。


        【商贸、旅游和招商引资】  2013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93亿元,增长11.9%,增幅比上年回落3.4个百分点。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5.98亿元,增长12.3%;住宿业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95亿元,增长9.8%。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6.52亿元,增长13.1%;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7.41亿元,增长9.5%。

        全年共实现旅游总收入3.42亿元,增长45.5%,接待游客总人数87.96万人次,增长16.3%。

        2013年,全县引进内资项目30个,实际到位资金16.5亿元,增长23.1%;引进外资300万美元,增长87.5%。


        【交通邮电】  2013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395千米,其中等级公路1660千米。全年公路旅客周转量48288万人千米;公路货物周转量13620万吨千米。

        年末,全县共有邮政局(所)70处,实现邮政业务收入3875万元,增长11.6%。年末全县拥有固定电话用户20618户,其中住宅电话18430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0.1万户,增长5%。国际互联网用户1.4万户,增长4.1%。


        【财税金融】  2013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9.28亿元,增长50.9%。实现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4亿元,增长31.2%。税收完成1.7亿元,增长21.4%,占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0.6%。财政总支出28.06亿元,增长47.9%。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9.09亿元,增长10.8%,其中城乡居民个人存款余额84.69亿元,增长20.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8.54亿元,增长21.7%,贷款净投放12.9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3.47亿元,增长14.9%;中长期贷款24.30亿元,增长21.8%。新型融资3.8亿元。

        年末,全县共有保险公司6家,各类保险保费收入1.14亿元,下降23.5%。


        【社会事业】  2013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77所,在校学生39146人,其中专任教师3376人。全县有小学50所,在校学生18437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0人;普通中学25所,在校学生17353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3346人。

        全年投入教育经费4.17亿元,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开展首届“三名”教育工作者评选活动。完成37所中小学校舍改造。特殊教育学校投入使用。

        全县申报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项,落实国家级无偿资金50万元。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8项,落实省级无偿资金320万元。全县全年共申请专利(发明)20件,专利(发明)授权7件。

        2013年,全县有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15.3万册。文化馆1个,影剧院1个,体育场馆1个。乡广播电视站36个,广播人口覆盖率92%,电视人口覆盖率72.4%,有线电视用户数8.4万户,通有线电视的村461个。打造省级示范乡镇综合文化站4个。新建乡镇文化广场、健身场所5万平方米。举办嫘祖故里大舞台4场,送文艺下乡12场。设立嫘祖故里文艺奖。新区电影院加盟城市院线。数字电视整转率90%以上。

        年末,全县有卫生机构4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2 个。卫生技术人员1016人,执业医师432人,注册护士449人,医院床位数2174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49.71万人,参合率100%。全面实施医疗体制改革,强化药品零加成、基药和村医一体化管理。完成县精神病院、7个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县人民医院荣获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先进示范单位。县中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中医院。县肿瘤医院完成整体搬迁。成功创建省级计生依法行政和阳光计生行动示范县。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2013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1630元,比上年增加2144元,增长11%。其中:工资性收入15519元,增长7.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495元,增长6.1%。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现8734元,比上年增加950元,增长12.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038元,下降2.8%。全县城镇在岗职工10801人,下降5%;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40639元,增长8.4%。

        2013年,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25173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91088人,失业保险8208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73808人。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455个、城镇就业3925人、失业再就业63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0.94%。最低工资标准提高21.5%。全县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城镇居民27589人,农村居民45035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15%、25%。全县有福利院、敬老院48所,床位4287张。五保集中和散居供养标准分别提高20%、25%。创建星级敬老院5所。大力支持全民创业,发放小额贷款3662万元。建成高校毕业就业见习基地2个。发放医疗救助资金1706万元,救助城乡困难群众64977人。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经验在全省推广。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实现全覆盖。改造危旧房和棚户区430户、4.7万平方米。规范征地拆迁安置行为,提高货币化安置标准,引导房地产企业让利于民,解决拆迁群众购房问题。化解债务7129万元。规范公厕管理,免费开放城市公厕9所。

        2013年,全县投入民生资金18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73%,完成民生项目160个。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850套、建成1184套。投入救灾资金760万元,科学处置“7・22”洪灾和冬春连旱等自然灾害,挽回经济损失6000万元。投入1.2亿元,开展弥江河综合治理,水质由Ⅳ类变Ⅲ类。县城规划区拆迁未安置1387户住房开始逐步落实。

        2013年,全县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和省级法治县创建。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44个,在全省首创法律援助“点援制”。为4242名困难弱势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挽回经济损失2106万元。规范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接待群众来访2475批次、5677人,化解矛盾纠纷2122件。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柏梓镇成功创建为“省级安全社区”。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明显提高。调整社区建制,实行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准入制。


        【城乡环境治理】  2013年,全县深入实施“拆房还绿”,新增城市绿地面积30万平方米。建成万安、久鑫、先锋等汽摩服务综合体3个,禁摩禁拖、洁城治堵成效明显。望江楼、北门农贸市场综合整治初见成效。嫘祖文化广场等市政工程加快推进。世行一、二批次项目被列为世行中国区优秀案例项目。滨江景观带、郑家岛生态河堤、新区汽车客运站建设有序推进。建成郑家岛环形道路4.5千米。完成嫘祖大道景观提升改造。石岭片区演艺广场建设加快推进。新开发商品房40万平方米。新增城市公交站点15处、达到86处,新增公交车18辆、达到27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打造“绿色畅通”老城,大力建设“显山露水”新区,县城建成区达到18平方千米。

        全年全县实施城市内涝治理,完成县城污水管网普查,新建改建雨污管网11千米。加大资源保护力度,严控人工商品林采伐。培育工业原料林2000公顷,新增森林蓄积量18万立方米。“天保”二期、退耕还林工程通过国家验收。取缔莲花湖网箱养鱼。深入实施秸秆禁烧。查处环境违法案件69起,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93%。万元产值能耗下降6%。创建生态村53个、生态家园1500个。毛公乡、富驿碧山村等8个乡、村被命名为“省级环境优美示范乡(村)”。新农乡鳌鱼村被网民评选为“365bet投注盘口_365bet官网中国官网_bt365最新网址十大最美乡村”。 (任艳秋)

        梓潼县

        【政区人口】  《环宇记》载:“因县城东倚梓林,西枕潼水而名梓潼”。梓潼位于北纬30°25′57″~31°51′43″,东经104°57′16″~105°27′15″之间。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丘陵向低山过渡地域。东北与剑阁县为界,西北与江油市毗连,东南与盐亭、南部县接壤,西南与三台县、游仙区为邻。东西最大距离3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52.5千米,辖区面积1442.32平方千米。县人民政府驻文昌镇,县城距365bet投注盘口_365bet官网中国官网_bt365最新网址50千米。辖11个镇、21个乡,329个行政村、2238个村民小组、15个社区居委会。2013年,辖区总人口38.4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53万人,流动人口5954人。总人口中,男性19.81万人,女性18.61万人。全县社会从业人员17.8万人,其中一产业8.5万人,二产业3.8万人,三产业5.95万人。

        【自然概况】  梓潼县境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中部夹一低凹的潼江河谷,东西横剖面呈不对称的马鞍形。县境地势由海拔700米以上的东北高丘、低山区,向西南倾至600米以下的中、浅丘陵区。境内年均气温16.4℃,极端最高气温37.4℃,极端最低气温-4℃。年均总降雨量1007.5毫米,日照1135.0小时,无霜期308天。主要河流潼江全长260千米,流经县境99.9千米。全县林地61396公顷,活立木蓄积量646005.1立方米,主要树种有柏、松、桤木、青杠、杨槐等。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红薯、花生、油菜。境内有5口天然气井入大管网,砂石、页岩年循环量约40万立方米。2013年实有耕地2.83万公顷,其中田1.33万公顷。翠云廊古柏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曲山大庙被誉为“蜀道明珠”。


        【经济概况】  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亿元,同比增长(以下简称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4亿元、增长1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亿元、增长10.5%,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30.7 ∶ 45.3 ∶ 24。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7.4亿元,增长12.5%;实现农业总产值36.5亿元,增长4.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85亿元,增长50.3%;实现财政总收入6亿元,增长2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亿元;万元地区总产值综合能耗下降3.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405元,增长1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1370元,增长13.5%。


        【农业经济】  2013年,全县农业产业基地达到5.47万公顷,实现粮食总产20.04万吨,年产生猪85.7万头、小家禽1694万羽,新建工业原料林2.67万公顷,现代畜牧业、林业重点县建设成效明显,被列为全省首批金融支林示范县。整体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40万亩,成功申报无公害农产品12个、标准化基地2个、绿色食品4个。发展水稻制种3406.67公顷,被列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中药材基地达到1866.7公顷,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基地。新增市级以上农民专合组织3个,富库葛根、凤凰山桔梗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组织。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户,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2亿元、增长16.7%。


        【工业经济】  2013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5亿元、增长11.5%,实现利润总额1.5亿元、增长20%,产销率达到97.5%,完成工业技改投入11.3亿元、增长16.5%。圣迪乐100万只高品蛋鸡、长林肉类熟食品、东鑫油脂谷维素等项目竣工投产,风力发电、天然气开发项目稳步推进,宁瑞电子、奇恒休闲食品等15个在建项目完成投资5.26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户、小微企业43户,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56户。文昌大道南段、幸福路东段等项目陆续完工,经开区基础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入园企业达到75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5亿元。


        【现代服务业】  2013年,全县新兴物流企业达到4户、星级农家乐达到3家,许州镇被确定为全省商贸物流重点镇,观义镇被列为全省商贸示范镇,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6亿元、增长11.2%。七曲山风景区文昌民俗文化体验村、园林式温泉酒店建设有序推进,成功创建省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荣获四川省“金熊猫”奖;七曲山风景区接待游客121万人次、增长15.5%,实现旅游直接收入4720万元、增长16.1%。“两弹城”景区“三防”教育馆、两弹历程馆、老南桥至西岩寺旅游道路改建等项目全面完成,被认定为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举办首届“中国两弹一星艺术大展・四川梓潼”巡展,成功承办365bet投注盘口_365bet官网中国官网_bt365最新网址旅游发展大会。


        【城乡建设】  2013年,全县投入2.1亿元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2个,文昌大道全线贯通,迎宾路东段、中心路等13条道路全面完工,改造排污管网12千米,新建公厕3处,金柏林、状元府等10个商住小区启动实施,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1.8万平方米。顺利通过四川省卫生县城复审。整合涉农资金1.17亿元加快宏仁金宝、石牛雁门美丽新村建设,金宝村荣获“绵阳十大最美乡村”称号。杨家桥等3座桥梁竣工通车。新建、整治水利工程2861处,新增有效灌面346.7公顷。实施14个土地整理项目,新增耕地780公顷。潼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着,关停生猪屠宰点19个、采砂场4处,整治施肥养殖18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提升至93%。巩固2800公顷退耕还林成果,植树造林686.7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2.55%。


        【社会事业】  2013年,全县财政直接投入民生工程资金4.33亿元,125项民生工程全部超额完成。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63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2%。新增保障性住房510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8.7%。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300元/月和150元/月。低收入贫困人口脱贫解困8355人。落实各类教育资助1377.8万元,全部免除中职学生学费,新建仙鹅等5所公办幼儿园,高考本科上线329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98%,县中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梓潼广播电台恢复播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79‰。


        【体制改革与招商引资】  2013年,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全面完成,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改革试点、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稳步实施,公务卡改革全面推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全面取消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完善三大类绩效体系,建立社会公众评价制度,政府绩效管理更加科学。积极参加西博会、科博会、西交会等招商引资活动,川音绵阳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园、高福记福田食品工业园等16个项目落户梓潼,实现到位内资21亿元。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绵阳造”名优特新产品展销会,实现签约和销售金额3.06亿元。(周建军)

        平武县

        【自然概况】  平武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青藏高原向盆地过渡边缘地带,涪江的上游地区。地理位置为北纬30°59′31″~33°02′41″,东经103°50′31″~104°58′13″。全县辖区面积5974平方千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县境最高海拔5588米,最低海拔600米,高差近5000米。由于地势起伏突出,高低悬殊,气候要素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呈垂直分布。低山河谷地带属亚热带山地湿润性季风气候,低中山地带属山地温暖带气候,中山地带属寒温带气候,高山地带属亚严寒带气候,极高山地带属寒带气候。县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具有多云少雾、阴天多的特点,年均气温14.8℃,年降雨量866.5毫米,年均日照时间1376小时,年均无霜期252天。

        平武是365bet投注盘口_365bet官网中国官网_bt365最新网址重要的生态腹地和水源涵养地,全县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国控断面水质达到并优于地表水Ⅰ类水域标准,出境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全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优良天数维持在350天以上。县境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县级自然保护区1个、其他保护地1个,保护区面积1250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21%,森林覆盖率74.14%。


        【政区人口】  2013年,全县辖9镇16乡(其中8个藏族乡、5个羌族乡、3个羌族聚居镇)、248个村、16个社区居委会、1478个村民小组,有汉族、藏族、羌族、回族等20个民族,总人口18.6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6.6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5.8%)。


        【自然资源】 全县有野生植物4100多种,其中珙桐、红豆杉等国家保护野生植物55种;已知野生动物1900余种,有大熊猫、扭角羚、金丝猴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8种,其中野生大熊猫数量居全国之首,被誉为“熊猫故乡”“天下大熊猫第一县”。农副土特产品有茶叶、核桃、蚕桑、木耳、香菇、“三木”药材、天麻、蜂蜜等1800余种(其中野生中药材1500多种),曾规划为全国茶叶、木耳、生漆生产基地县,拥有省着名商标1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个。境内已知矿产39种,基本查明资源储量12种,登记有铁、锰、铅、锌、金矿产地113处(含矿点、矿化点),矿产资源估算储量在12亿吨以上,黄金、锰等矿种储量居全省首位。县境共有耕地31.9万公顷,林地48.6万公顷;河流17条,水能蕴藏量为156.77万千瓦,经济可开发量为144万千瓦,是名副其实的水电资源大县。


        【经济运行概况】  201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3亿元,同比增长9.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6亿元,同比增长4.5%,占调整计划的101.2%;农业增加值7亿元,同比增长3.7%,占调整计划的10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8亿元,同比增长13.4%,占调整计划的102.7%;规模工业增加值10.1亿元,同比增长7.1%,占调整计划的101%;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7.8亿元,同比增长73%,占调整计划的100%;旅游总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长40%,占调整计划的100%;财政总收入5.63亿元,同比增长32.4%,占调整预算的10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47元,同比增长11.7%;农民人均纯收入6120元,同比增长13%。


        【旅游产业发展】  平武历史悠久,区位独特。平武古称龙州,自西汉置刚氐道以来,有2200多年历史,羌族文化、白马文化、三国文化、报恩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特色鲜明,藏羌民俗浓郁古朴。平武距九寨沟177千米、距黄龙寺124千米,是九寨沟、黄龙寺风景区名副其实的“东线门户”,因其路况完善而景点相连,被中外游客誉为“黄金旅程”。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734千米,正在规划建设绵(阳)九(寨沟)高速公路,广(元)平(武)高速公路。

        平武山川秀美,景色宜人。平武境内重峦叠嶂,山清水秀,境内有享誉中外的“深山宫殿”――报恩寺、三国遗址――蜀汉江油关、“大熊猫乐园”――王朗、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虎牙大峡谷、泗耳风光、小河沟等散珠碎玉般的自然景观,灾后重建中精心打造的平通、响岩、南坝、龙安以及牛飞村已成为九环线上的璀璨明珠。2012年,平武成功引进成都天友集团投资36亿元开发平武旅游资源,用5年时间建设中国第一家拥有“吃、住、行、游、购、娱”完整旅游产业链的国家5A级景区,该景区主干道全长72千米,辖区面积800平方千米,建成后接待能力将达到500万人/年,带动平武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2013年,全县落实旅游产业发展基金2000万元。天友五星级酒店主体工程完工,白马王朗国家AAAAA级旅游度假区开工建设,磨刀河沟域经济快速推进,平通镇域旅游初见成效,“穿越王朗”等活动成功举办。乡村旅游接待户突破100家,星级农家乐达20家,培训旅游从业人员712人次,接待游客150.7万人次,同比增长21%。


        【工业经济加快发展】  2013年,南坝等5座电站并网发电,土城二级等5座电站加快建设,虎牙电站开工建设,三岔电站、叶塘电站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竣工运营。双凤选矿、雄升科技等3家企业一期技改项目建成运营,全县完成技改投资11.1亿元。河北―平武工业园区新签约项目10个,到位资金12亿元,入库税收1000万元。新成立小微企业37家,新增规模企业3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7亿元,同比增长6.4%。


        【农业经济持续发展】  2013年,全县兑现涉农补贴2807.7万元。新建茶叶、中药材等基地1.29万公顷,出栏猪、牛、羊29.1 万头、家禽110万羽,发展中蜂3.2万箱。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家,新发展专合组织12个。“平武天麻”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通过GAP现场评审,“平武绿茶”获省着名商标。长河村等6个新农村建设全面完成,秦巴山区项目、7个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有效实施。实现农业总产值11.59亿元,同比增长3.7%。


        【城乡建设上档升级】  2013年,金色家园、南河郦景电梯公寓建成,金沙国际广场、镇南山珍稀植物园快速推进,第二垃圾处理厂、第二供水厂加紧建设;经营城市初见成效,乱搭乱建有效遏制,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县城、历史文化名城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县城通过复查验收。磨刀河、火溪河流域统筹城乡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平通、响岩、南坝等重点集镇功能不断完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实施。绵九、广平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扎实推进,煽水路路面工程完成,王王路、黑白路、大山路加快推进,完成通村公路130千米;建设防洪堤2.75千米,河道排险68.2千米,整治农堰15.3千米;架设天然气管线25.5千米。


        【生态建设有力推进】  2013年,实施林业“三大工程”,完成造林986.67公顷,有效管护国有林21.4万公顷。省级生态县建设扎实推进,修订《平武县生态县建设规划》,申报省级生态村30个,创建生态家园1000户。

        全县“三同时”制度执行率达100%。磨刀河水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开展,重点污染企业巡查实现全覆盖,依法关停污染企业6户,治理污染企业15户;响岩、豆叩等乡镇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有序推进;空气自动监测站成功运行。

        全县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5%,化学需氧量削减2.23%,氨氮削减7.36%,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达80%以上;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县城建成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置率达86%,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涪江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民生工程普惠人民】  2013年,实施民生工程138项,落实资金4.45亿元。新增城镇就业和再就业11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4.0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9亿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11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65200人,参保率95%。发放低保资金1444.1万元、救助金535.93万元、孤儿生活基本保障金44.88万元,救助流浪乞讨人员418人次。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100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700户。提供法律援助案件125件,免收法律服务费34.2万元。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2013年,全县高考本科上线467人,建立长虹―平武人才技能培训基地,落实“两免一补”资金791.05万元、金秋助学金72.7万元,营养改善计划惠及学生11737人。省级卫生应急县成功创建,医药卫生综合改革有序开展,新农合参合率达99.56%,城乡居民免费体检率96.6%。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顺利推进。科技创新扎实推进,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0.86‰以内。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稳步推进,调解民间纠纷1161件,调解成功率99.7%;办理群众来电来信来访8205件次,办结率98%;网络理政工作限时办结,满意率达95.6%。落实资金1500万元,化解重点信访积案30件。全年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扎实推进“恢自”工作,设立县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00万元,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382万元,落实各类项目资金1827.8万元。


        【抗洪抢险】  2013年,全县经受“7・9”等特大洪灾,全县干部群众奋力抢险,紧急转移群众22604人,临时安置6964人,救治伤病员7336人次,发放救灾物资折合资金389.6万元,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灾民生活保障。

        全年清理塌方400万立方米,抢通道路1100千米,整治索桥12座;发放引水管67.2千米;铺设光缆16.5千米;恢复输电线路416.5千米,为抗洪抢险提供了有力保障。

        全年,全县推进农房重建,募集红砖750万匹、水泥5000吨,农房累计开工637户。及时恢复基础设施和工农业生产,科学编制规划,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为灾后重建奠定坚实基础。(何代华)

        北川羌族自治县

        【自然条件】  北川羌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北纬31°41'~32°14',东经103°44'~104°42'。东接江油市,南邻安县,西靠茂县,北抵松潘、平武,辖区面积3084平方千米。县政府驻地永昌镇,距绵阳23千米,距省会成都125千米。县境大地构造为扬子准地台与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结合部。以桂溪―曲山―苏保一线(即北川大断裂通过地段)为界;东南面属扬子准地台西北边缘龙门山―大巴山台缘凹陷西部的龙门山褶断带;西北面属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巴颜喀喇冒地槽褶皱带东缘的茂汶―丹巴地北斜(即后龙门山褶皱带)。全境皆山,峰峦起伏,沟壑纵横,山脉大致以白什、外白为界,其西属岷山山脉,其东属龙门山脉,境内插旗山的最高峰海拔4769米,最低点香水渡海拔540米,相对高差4229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平均每千米海拔递降46米。密布的溪流分别汇集于湔江、苏保河、平通河、安昌河,顺山势自西北向东南奔流出境。


        【人口】  2013年,全县总人口24.11万人,其中女性11.71万人;总人口中,农业人口15.87万人,占65.8%,非农业人口8.24万人,占34.2%。年末总户数86912户。当年出生人口1708人,死亡人口147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02‰。年末常住人口20.32万人。


        【经济综述】  201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4.48亿元,比2012年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5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4.08亿元,增长13%;第三产业增加值11.55亿元,增长9.1%。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0.2%、27.2%和42.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7052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5.7 ∶ 40.8 ∶ 33.5。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9.81亿元,比2012年增长12.2%,占GDP的57.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9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3.69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3.63亿元,增长8.8%。

        2013年末,全县共有法人单位1538个,从业人员27278人,产业活动单位133个。年底,全县“三上”企业有49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户,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7户,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企业10户,限额以上个体经营户5户,资质内建筑企业5户,房地产企业1户。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2012年上涨3.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下降7.8%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下降2.3% 。

        年末工业化率22.5%,比2012年下降2.2个百分点,与全市差距为21.3个百分点;城镇化率33.4%,比2012年提高1.36个百分点,与全市差距为11.7个百分点。


        【农业概况】  2013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85亿元,比2012年增长3.6%。其中:农业增加值4.21亿元,增长3.5%;林业增加值1.19亿元,增长3.2%;牧业增加值3.2亿元,增长4%,渔业增加值0.1亿元,增长3.4%;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15亿元,增长3.6%。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21万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98万公顷,比2012年增长1.9%;油料作物播种面积0.46万公顷,增长4.7%;药材播种面积0.21公顷,增长2.9%;蔬菜播种0.5公顷,增长21.7%。全年粮食总产量4.46万吨,比2012年增长6.7%。其中:大春粮食产量3.71万吨,增长4.1%;小春粮食产量0.76万吨,增长22.6%。主要农产品中:稻谷产量0.65万吨,下降0.4%;小麦产量0.05万吨,下降19.5%;油料作物产量0.57万吨,增长0.8%;蔬菜产量7.47万吨,增长6%;茶叶产量728吨,增长2.5%。

        全年生猪出栏21.6万头,比2012年增长7.4%,羊出栏14.5万头,增长37.8%,牛出栏0.8万头,增长7.7%,家禽出栏90.4万羽,增长15%,兔出栏15.5万只,增长9.4%,肉类总产量1.7万吨,增长9%;禽蛋产量0.2万吨,比2012年增长21%。

        全县有自然保护区3个,面积65835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44385公顷。全年完成造林533公顷。实有封山(沙)育林23866公顷,对99449公顷的森林面积实施有效管护。全县四旁零星植树127.7万株,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5.5%。全年利用国家到位资金1.5亿元。

        年末实有水利工程7373处,实际供水1900.37万立方米。实有耕地面积11593 公顷,有效灌溉面积1750公顷。


        【工业概况】  2013年,全县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7.76亿元,比2012年增长10.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9.15亿元,比2012年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亿元,比2012年增长7.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67亿元,比2012年下降3.1%。实现利润总额0.73亿元,比2012年下降43.5%。实现税金0.73亿元,比2012年下降16.6%。


        【建筑业】  2013年,全县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6.32亿元,比2012年增长17.1%。年末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4个,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27亿元,比2012年增长61%。


        【固定资产投资】  2013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5亿元,比2012年增长7%,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0.51亿元,比2012年增长8%。全年完成第三产业投资17.66亿元,比2012年下降2.1%,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9.7%。全年完成技改投资13.44亿元,比2012年增长9.9%。


        【贸易旅游】  2013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1亿元,比2012年增长12.7%。其中,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8.53亿元,比2012年增长7.3%;乡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5.28亿元,比2012年增长22.8%。

        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304.5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38.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9.95亿元,比2012年增长59.5%。全县旅游收入对国民经济贡献率11.6%(根据抽样调查测算)。

        全年实现直接到位外资1600万美元,比2012年增长966.6%;实现到位内资14.05亿元,比2012年增长0.1%。


        【交通】  2013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483.6千米。全年公路旅客周转量3.03亿人千米,比2012年减少0.9%;公路货物周转量3.33亿吨千米,比2012年增长0.93%;水运旅客周转量24.4万人千米,比2012年下降76%;水运货物周转量1.62万吨千米,比2012年下降83%。


        【通信・邮电】  2013年,全县有通信企业3户。有移动电话用户9.98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1.6万户,全年实现业务收入0.78亿元;年末有邮政网点14处,实现业务总量0.09亿元。


        【财政与金融】  2013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6.02亿元(上划中央两税和上划中央所得税),比2012年增长9.59%。实现地方公共财政收入3.01亿元,比2012年增长15.2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24亿元,比2012年增长3.8%,占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4.39%。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8.06亿元,比2012年下降2.8%。其中,单位存款余额42.5亿元,比2012年下降12.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0.68亿元,比2012年增长11.8%。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0.14亿元,比2012年增长5.3%。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8.37亿元,比2012年增长40.1%;中长期贷款51.72亿元,比2012年下降5.6%。

        年末全县共有保险公司4家,其中产险公司3家,寿险公司1家。全年各类保险保费收入0.64亿元,比2012年增长16%。其中:人身险0.31亿元,比2012年增长11.8%;财产险0.32亿元,比2012年增长20%。各类保险赔款及期满给付支出0.25亿元,比2012年增长72.5%。


        【教育体育】  2013年,全县共有小学25所,在校小学生9874人,专任教师820人;普通初中10所,在校学生6987人,专任教师521人;普通高中1所,在校学生3172人,教师205人,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8.6%,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学龄儿童入学率100%,高中升学率92.4%。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821人,比2012年减少765人,下降29.6 %,专任教师107人。

        全县共有体育场馆数 1个,全年共举办各种运动会9次,参加人数30000人次。在参加市级比赛中获奖牌21枚,其中金牌5枚,银牌7枚。


        【文化与卫生】  2013年,全县有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17万册。文化馆1个、文化站23个,剧场、影剧院1个,博物馆1个。广播覆盖率达70%,电视覆盖率达9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54.5 %,城区数字电视转换率100%。

        年末全县有卫生机构351个,其中:县级医院3个,乡镇卫生院2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村卫生站324个,卫生技术人员426人(至2013年12月底在编人数,不含临聘人员和乡村医生),执业医师305人,执业助理163人,注册护师、护士127人,卫生机构床位数1163张。  

        【环境保护】  全县共组织申报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项,落实无偿资金751万元。组织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7项,落实无偿资金270万元。全县全年共申请专利29件,专利授权19件。

        全年争取中央、省市各级环保专项资金3170万元,其中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2860万元,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310万元。

        城区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良好,达标率100%。全年城区空气质量监测天数361天,优的天数占127天,良的天数为218天,达标率95.6%,城区大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2013年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值为51.4dB(A),最大值57.9dB,最小值为43.7dB,各点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全年共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项目8个,其中列入省级目标责任书的重点减排项目2个,限期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6家,全县四项主要污染物全面下降,二氧化硫下降1.09%,氮氧化物下降15.5%,化学需氧量下降4.49%,氨氮下降6.73%。

        2013年,全县单位GDP能耗下降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为17万吨标煤,增加7.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2.62吨标煤/万元,下降0.4%。


        【社会生活】  2013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44元,比2012年增长12.3%。其中,工薪性收入12297元,增长3.5%。人均消费性支出14065元,比2012年增长7.3%。其中,居住支出减少6.7%,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42.1%,交通和通讯支出下降25.3%。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472元,比2012年增收789.9元,增长13.9%。其中,工资性收入3193元,增收501.4元,增长18.6%;家庭经营纯收入2159元,增收129.8元,增长6.4 %;财产性纯收入111.8元,增收22.1元,增长24.6%;转移性纯收入1008.2元,增收 136.7元,增长15.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089.6元,比2012年下降9.9%。其中,居住消费支出下降39.6%,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支出下降6.8%,交通和通信支出下降2%,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长0.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8%。


        【社会保障】  2013年,全县新增城镇就业人员729人,失业保险参保职工累计711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79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3%。全县有102名人员实现再就业。

        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4351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76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5918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6902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8753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755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参合人数171642人,实际参合人数171642人,参合率100%。

        全县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300元/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城镇居民7287人,比2012年下降4.7%,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150元/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农村居民13156人,比2012年下降13.7%。年末全县有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3个,床位数450张。


        【抗击洪灾与重建】  2013年,北川遭遇多次强降雨天气,特别是“7・9”洪灾最为严重,24小时最大降雨量达638毫米。抗击洪灾中,全县紧急转移避险3万余人,解救被困群众800余人。调拨救灾专项资金8292万元,设置35个临时安置点,转移安置8893名受灾群众。

        “7・9”洪灾发生后,投入1.94亿元,出动人员3500余人次、机械2600余台次,完成道路抢通保通,修复人饮工程571处,受损堤防、电力、通讯等设施基本恢复。建立政府贴息贷款机制,快速推进农房重建,兑现农房重建补助资金3130万元,1312户农房维修加固和1116户农房重建基本完成。


        【开茂水库枢纽工程开工】  2013年1月8日,北川举行开茂水库枢纽工程开工仪式。开茂水库位于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安昌镇和永昌镇境内,自苏宝河流域引水。其主要开发任务是向北川新县城及周边乡镇、安县县城提供生活用水,同时向北川―山东工业园区、安昌二正园区、永安香泉工业园区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兼顾安江、安绵、安昌河灌溉区灌溉,满足灌区人畜用水要求。


        【“阿哥阿妹唱羌山”歌手大赛】  2013年4月28日至5月1日,北川首届“阿哥阿妹唱羌山”歌手大奖赛在北川新县城新生广场举行。来自成都、绵阳、阿坝乃至西藏的16岁至40岁各族歌手共300余名选手报名参赛,参赛歌曲、形式不限。经过三天四轮的初赛,产生48名选手入围决赛。经过决赛,苟丽芝荣获特等奖,冯晓玲、梁艺文荣获一等奖。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2013年5月9日9时30分,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前举行升旗仪式,向在地震中不幸罹难的同胞和在灾后重建中英勇献身的烈士表达思念。“5・12”汶川特大地震首批进入灾区的救援队伍代表、援建人员代表、当地干部群众代表、学生代表,纪念馆设计、建设和布展单位代表共1000余人参加升旗仪式,并参观纪念馆。升旗仪式结束后,纪念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纪念馆占地14.23万平方米,7800平方米的陈展大厅以《山川永纪》为主题,分为序厅、灾难展厅、抗震救灾展厅、重建展厅、抗震救灾精神展厅和尾厅6个部分,共15个单元、40个组及14个专题,通过动静结合的展示手法,真实记录和充分再现“5・12”汶川特大地震灾难、抗震救灾以及灾后重建的辉煌历程。纪念馆征集文物资料119860件,上展实物5230件、照片837张,有场景、沙盘、模型及多媒体展示等。中宣部将“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确定为“三基地一窗口”、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其纪念、展示、教育、宣传、科研功能,并将建成世界级的地震灾害研究基地和世界级地震科普教育基地。


        【万人沙朗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2013年11月3日,在北川成立羌族自治县十周年之际,来自全县的11728名沙朗爱好者齐聚新县城新生广场、中轴线及沿线路口,14时许,11728名沙朗爱好者持续在5分钟内跳出统一的沙朗,共同庆祝羌历新年的到来。此次活动让世界更加了解北川,了解古老的羌族。来自世界吉尼斯纪录大中华区认证官到场为活动证明,成功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  2012年5月,北川启动羌城旅游区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工作。相继出台《北川旅游区总体规划》《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等鼓励性政策。建立“一个任务、一名领导、一班人马、一抓到底”的创建工作机制,制定《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责任分解表》,30多个单位联动,推进创建工作。北川财政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投入专项创建资金建设186个项目,促进景区提档升级。2013年5月4日,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授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北川羌城旅游区成为365bet投注盘口_365bet官网中国官网_bt365最新网址第一个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旅游区以“缅怀祭奠、大爱无疆、禹羌文化”为主题,以“两城(北川新老县城)两馆(“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羌族民俗博物馆)一寨(吉娜羌寨)一中心(游客接待中心)”为核心区域,景区内拥有地震遗址纪念、生命感悟、灾后重建成果展示、堰塞湖观光、禹羌文化深度体验等旅游精品线路和产品,辐射带动北川旅游产业发展。(唐洪建)

        浏览次数: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县市区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