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白――勤奋求学 矢志报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人,凉武昭王九世孙。其祖先在隋朝末年被流放到碎叶(今吉尔吉斯共和国托克马克附近)。其父母客居绵州昌隆县清廉乡(今江油市青莲镇),生李白。
李白的父亲“高卧林云,不求禄仕”,但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在他的教导下,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李白少年时代读书十分刻苦,在他的家乡流传着许多关于他刻苦学习的故事。比如 “铁杵磨针”,是说少年李白自恃天资聪明,贪玩好耍。六岁时,李白在溪边玩耍,见一位老婆婆在石上磨一根铁杵。李白非常奇怪,问老婆婆磨这根铁杵做什么?婆婆说:“磨针”。李白好奇:“铁杵这样粗也能磨成针?”婆婆答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李白深受触动,从此不再贪玩,以“铁杵磨针”的心境,刻苦读书。李白在小匡山(又名读书台,今江油市让水乡)读书,每晚烛灯通宵不灭,所以小匡山又被称作点灯山。在江油武都镇北的太白洞,也是李白曾经通宵读书的地方,那里流传着“灯笼洞对太白洞,灯照太白把书诵”的传说。李白的学习范围很广博,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外,还遍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好入名山游”。在匡山学习期间,李白研习诸子百家,尤其对老庄感兴趣,能将《道德经》《逍遥游》等倒背如流。他还专程赶往梓州长坪山(今三台县琴泉寺旁)拜赵蕤为师,学习“纵横之术”。
李白从青年时代就立志要入世报国。他在蜀中求学游历的同时,又带着诗作向地方官员自荐。18岁时,他拜谒渝州刺史李邕,无功而返后,他写下了着名的《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渝州之行更加激发了他积极入世的决心。在写给友人的书信中,他表明自己的志向:“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宇大定,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洲,不足为难矣!”他要做管仲、晏子那样的名相,辅佐帝王,治理天下,使国泰民安。待功成名就之后,就像陶朱翁、张良那样,不恋富贵,隐退山林。这就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标。
开元十二年(724),23岁的李白第一次进京寻找政治出路,无果而返。天宝元年(742),41岁的李白终于在玉真公主、贺知章等引荐下,因诗名才华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入宫后的李白,很快发现唐玄宗沉溺声色、重用奸臣,并非他理想中的明君。唐玄宗只不过将他视为诗词弄臣、助兴文人之流,而他治国安邦的宏大抱负根本无从实现。加之遭遇高力士、杨贵妃等谗毁,于是李白主动请辞而还。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54岁的李白怀着平息叛乱、恢复国家的志愿,应邀加入永王李璘的幕府。但永王与唐肃宗发生权位之争,永王兵败被诛,李白也因此获罪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中途遇赦而还。晚年流落江南一带,贫病交加,但仍然满怀一颗忧民报国之心。61岁时,李白听闻太尉李光弼要发兵讨伐安禄山,他立即投军,要去前线杀敌。半路病重不得不折回,到其从叔家养病,于翌年去世。
李白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代表了盛唐诗歌创作的高峰。后人推崇其为“诗仙”。流传至今的诗作大约有千首,其中很大一部分诗歌都洋溢着他百折不挠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忧国忧民、入世安邦的决心与抱负。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李 白――勤奋求学 矢志报国